崇禎也覺得納悶兒,這個馬進忠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人間蒸發了不成?
不過又一想幾萬人馬混戰,一直打了兩個白天一個晚上,有的是在城中交戰,有的在江中作戰,有的是在岸上作戰,有的還是在山丘裡交鋒。
要找一個人的下落,即便他是主將,也難如大海撈針。
李巖、黃德公、馬寶和劉肇基等幾人紛紛來見崇禎交旨,並且均說沒有見到馬進忠的身影。
崇禎傳旨讓他們詳細奏報攻取安慶和逼降這些俘虜的全部經過,然後崇禎做到了心中有數,這個馬進忠絕對跑不了。
安慶城被馬寶重兵包圍,沒有一兵一卒逃出去。江岸上的戰鬥也是一邊倒,馬進忠手下的3000水師在江面上更是被劉肇基的15,000名水師包圍。
不是死在江中,就是混在俘虜中。
但是崇禎相信這個馬進忠不會輕易就這麼死的,從流賊開始混,又到官兵隊伍中開始混,現在又混到南明的軍閥爪牙,可謂是身經百戰,他混10萬的綽號不是白得的。
但是換句話說,如果他真死在了亂軍之中,那朕也真有點小題大做了。
說明歷史記載有誤,馬進忠想盡忠而沒有盡忠的能力,不怪朕不給他機會。
此事不留遺憾。
兩天以後崇禎從池州起駕,入主安慶。
1000名錦衣衛組成御營,王承恩督師,錦衣衛高手唐萬才,李么娘,呂小鳳,李默然,顧順義不離崇禎在身邊左右。
崇禎坐在車輦上,有嬋兒和小婉伺候著,一邊走一邊和王承恩有一句沒一句的嘮著,在車裡搖搖晃晃,就來到了安慶城下。
崇禎掀開車簾,外面是滾滾的長江水,驚濤拍岸。
江岸上,道路兩邊全都是大明的軍隊,兵甲森森,刀槍如林,威風凜凜。
江岸上還有大批的明軍船隻,正在沿江搜尋馬進忠,順便打撈江中的屍體。
此時安慶城南門大開。
迎駕的隊伍排出幾里,李巖、黃德功、劉肇基和馬寶等人,帶著手下眾將。迎接聖駕入城。
安慶城是一座古城,歷史悠久,在大明的時候,安慶府屬於南直隸。
城中淨水潑街,黃土墊道,煥然一新。
崇禎進城之後,歡迎的老百姓萬人空巷。
李巖是最重視宣傳工作的,當年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短短的幾句,就令李自成東山再起,一口氣打進了北京。
可見宣傳工作是多麼重要,李巖做的是多麼的立竿見影。
現在崇禎得下安慶,李巖仍然很重視宣傳工作。
及時貼出告示安民,曉諭城中百姓大明皇上崇禎安活於世,揭露崇禎死去活來的真相,這都是李自成別有用心的結果,揭露南明偽帝以及馬世英等人的醜惡嘴臉,揭露軍閥左良玉等人的狼子野心。
老百姓奔走相告。
大明朝畢竟經歷了276年的國祚,根深蒂固。在老百姓心中又經歷了流賊之亂和甲申之變,什麼南明朝廷,什麼馬士英左良玉,全都是披著大明外衣的賊。
燒殺搶掠,不顧百姓的死活,比***和流賊更甚。
兩相對比,儘管那個崇禎劣跡斑斑,甚至暴露出了昏聵無能的本性,這些年弄得民不聊生。
但是相比流賊、偽帝和軍閥,老百姓覺得還是大明朝好。
從內心裡還是認可崇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