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登上了一條大戰船。
隨行護駕的有王承恩和5名錦衣衛高手,這隻大船長度超過20米,能一次運1200多兵馬。
只水手就超100人,一邊50人。
船頭上架著2000斤的紅夷大炮,高高飄揚大明的旗幟,顯得非常威風。
崇禎一看一切就緒,傳旨出發。
20萬大軍坐著船隻向對岸衝去。
此時的場面非常壯觀,縱橫100多里地的江面上,黑壓壓的排滿了大小的戰船,整齊的兵將在船上,盔明甲亮,刀槍晃眼,各色的戰旗迎風飄擺,獵獵作響。
水打船幫,船壓水浪,千帆競發,百舸爭流,那場面絕對令人震撼。
頭戴龍冠,身穿龍袍,腰懸天子劍的崇禎立在船頭,此時心潮澎湃,也有幾分小激動。
他看此場面,他忽然想起了後世偉人的兩句詩,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雖然不到100萬,只有20萬兵馬,但也是百萬大軍的氣勢。
這20萬大軍過江之後,拿下南京,江南一帶基本上就太平了,還是大明朝的天下,現在江北基本上已經光復,只剩下陝西和四川和湖北一帶。
朕自穿越以來不足五個月,能夠挽大廈於將頃,驅***誅流賊,能有如此戰果,連朕自己都覺得驕傲了。
崇禎立在船頭,手握天子劍的劍柄,思潮翻滾,面對長江怒濤,崇禎內心升起了無限的豪情,古人的名言詩句都在他的腦海裡湧現……
這一帶的長江不算寬,但江面也有八九里地,果然被誠意伯劉孔昭猜中,崇禎這條船選擇了夾江——江心島——長江這條路線,而其餘的船隻則是排滿了江面,一塊向大江對岸進發。
夾江少窄一些,但江面也在三里地左右,然後過島後長江的也窄了一些,但也有四里地左右。
今天的天氣好,遼闊的江面,能見度也高,加上崇禎的視力本來就好,因此離多遠就看到了對岸的情況。
明軍戰船還沒行到江心,江的對岸賊兵賊將就有了動靜。
劉良佐,劉澤清和劉孔昭在這裡親自督戰指揮戰鬥,手中還拿著單管望遠鏡。
看到這麼多兵馬,鋪天蓋地一般壓江而來,劉良佐和劉澤清心中有些驚慌,從江被趕到江南,連吃敗仗,這兩個軍閥已經被崇禎的人馬給打怕了。
但是誠意伯劉孔昭則不然,他在這裡沉著指揮戰鬥,一看崇禎的戰船快到江心了,已經在岸上紅衣大炮射程範圍之內了,他立即吩咐一聲:「開炮!」
論爵位,他比劉良佐和劉澤清都大,他是世襲的誠意伯。
當年朱元璋得天下,劉伯溫立下的汗馬功勞,朱元璋加封他為誠意伯,世襲罔替,因為他的原因中間斷了幾十年,後來又把這個伯爵給接起來了,到了劉孔昭這一代是第9代誠意伯。
論管制它是操江水師提督,長江防線水上作戰,馬世英全權交給了他。
因此劉孔昭是這裡的總指揮,劉澤清,劉良佐都得聽劉孔昭的。
因此劉孔昭一聲令下,炮兵接到指令,負責點火的兵將把火把往引線上一戳,青煙冒起,併發出哧哧的輕響。
咚,叨——
驚天動地的一聲響,第一發炮彈呼嘯著飛出,落到了江水中炸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