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又傳下兩道令京城中的舊官僚和老百姓高興得近乎詐屍的旨意。
一是所有的舊官僚官復原職。
新樂侯劉文炳及其弟都督劉文耀、彰武侯楊崇善、惠安侯張慶臻、宣城伯衛時春,還有原來的東閣大學士範景文、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倪元璐、加官兵部尚書左都御史李邦華等。
這些朝廷勳戚,長跪謝恩,感謝皇恩浩蕩,前一段時間他們守城也的確出了力,認為朝廷這是對他們的獎賞。
另外還有太常寺卿吳麟徵,左中允李明睿,等等,無不感激涕零。
當然,那些被劉宗敏烤官助餉烤死的是沒辦法了,還有那些逃出京城逃亡南京的,及投降大順軍的更別說,這些幕僚全都無法沐浴皇恩。
凡是倖存下來的,京城中的這些大小官員,經過大順軍這一次洗禮,無一例外全都擁護大明瞭。
崇禎先讓他們官復原職,先擁護大明穩定京城再說,這一點可不能學李自成和劉宗敏,至於他們是好官還是髒官,回頭逮著機會再收拾他們。
崇禎傳下的第二道旨意,是為老百姓免稅三年,李自成沒有兌現的承諾,崇禎來替他兌現。
崇禎這兩道旨意傳下來,京城之中的舊官員和老百姓,磕頭不止,有的嚎啕大哭,睡夢中還在喊大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在京城中折騰了兩個月,影響當然還沒有消除,烤官助餉得罪了官紳,入室搶劫又得罪了老百姓,窮人富人都反對大順,算是徹底失去了民心。
這等於給崇禎的大明樹立豐碑,做了反面教材。
崇禎把握住這個機會,把大明朝本來要倒塌的光輝形象一下子又樹立起來了,而且比以前更加金光燦燦。
接著招崇禎傳旨,讓戶部衙門統計大明京城的戶口,凡是被大順軍損毀的房屋,搶走的錢糧,朝廷給予適當的補償,按照最低標準保證老百姓有房住,有飯吃。
所需要的銀子和糧食全部到王成恩那去領。
崇禎說完這一道旨意,看著
其他人沒人敢言,倒是內閣文官和東林黨大佬,覺得皇上這道旨意不妥,怎麼沒有經過內閣廷議,就直接下旨了?
這不符合大明例法,皇權獨斷,成何體統?把我們這些內閣六部的官員置於何地?
還有各科的言官給事中,以前這些人都是專門找皇上的茬,吃著皇糧挖空心思跟皇上對著幹,
現在也是蠢蠢欲動,打算犯言直諫,但是看到皇上威武霸氣的眼神,想起兩個月前光時亨和陳寅的下場,全都硬生生的咽回去了。
竟然沒有一個敢帶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