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子朱慈烺這些天心裡頗不平靜,更多的是惴惴不安。
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對他人生最嚴峻的考驗,生死存亡,功敗垂成,皆在一念之間。
因為這兩個多月來他經歷的太多太多,身為大明太子、一國的儲君,他經歷了270多年的大明江山社稷從未有過之鉅變。
大明江山一朝分崩離析,朝廷寵信之臣相繼投降流賊,守城的十幾萬兵將、就連宮中的太監也遭遇了塌方式的背叛。
眨眼間流賊兵臨城下,他的父皇成了殺人狂魔,兩個母后被賜死,皇妹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一死一殘,他的兩個兄弟下落不明,流賊奪京,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當時的太子朱慈烺覺得天要塌了。
儘管後來父皇把他從虎口裡給救出來了,又傳授了他武藝,使他有了呂布之勇,但是讓他疆場殺敵,衝鋒陷陣不在話下。
他的父皇突然把這個爛攤子交給他,要他監一國或一城,這對一個15歲的少年來說,肩上的擔子太過沉重。
雖然只是一個皇宮和皇城,雖然父皇臨走的時候,只讓他監短短的一個月。
但這也是千斤重擔,絕非一個15歲的少年能跳得起。皇城宮城,軍事政治,家國大事,萬馬千軍,千頭萬緒,令他蒙蹬轉向。
縱然有王家彥、金鉉、鞏永固和範景文等文武大臣輔佐,但是很多事情需要他這個太子決策拍板,弄得他焦頭爛額。
閒暇之餘,他練崇禎教給他的64路霸王戟打發時間。
父皇崇禎是他唯一的主心骨,他就盼望著父皇儘快搬師回朝,好卸掉千斤重擔。
但是從一個月盼到兩個月,崇禎仍然沒有回京。
這期間他派人打探山海關的戰況,外面是十萬重流賊的重兵圍困,一般人當然連城也出不去,他只有挑選那些武藝高強的精兵強將。
很快山海關戰場的訊息傳到了京城,崇禎運籌帷幄,從無到有兵馬超了2萬3萬,後來竟然打敗流賊和多爾袞,成為山海關之戰的最後贏家。
朱慈烺聽到這個訊息非常高興,但又不敢把這個訊息傳出去,因為當時他的父皇離開京城時是微服出行,要求嚴格保密,京城之中就只有他們幾個人知道內情。
但很快令他不能容忍的事來了。
李自成帶著大順軍從山海關敗回,竟然在他眼皮底下要登基稱帝。
挑釁!
這絕對是對大明和他父皇赤裸裸的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