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個戰俘代表他與大清朝和談。
這絕對是崇禎的首創。
此時崇禎坐在山海關臨時的行宮之中,嬋兒將太監剛送來的鮮果洗乾淨了,切成小塊喂崇禎吃。
小婉負責給他捏腿按背,崇禎很是愜意。
他此時有絕對的把握,像洪承疇這種愛惜羽毛的人,此時絕對會十分賣力的與豪格談判。
他自己擬好的條款,根本不用他多操心,洪承疇應該會不辱使命。
而且崇禎相信,只要他肯為大明賣力,他洪承疇絕對有這個談判的能力!
從能力方面,他洪承疇當然比王承恩要強的多,對付豪格,洪承疇當然是比王承恩是更合適的人選。
此時的崇禎對這一次談判不但是放心,而且信心滿滿。
現在他腦子裡想的是,洪承疇跟豪格談判成功了,正式的和議書,那邊孝莊代表順治簽字用印,這邊他署名蓋上大明玉璽,協議正式生效之後,對這個洪承疇應該如何處置。
絕對不能啟用他!
即便是大明朝沒人了,朕也不能再重用這樣的人。
在孝莊面前,在他崇禎面前,洪承疇致命的弱點已經暴露了兩次。
這當然是他的人品決定的。
用人首推其德,然後才是其才。
無德之人可以利用,但絕不能重用。
因此洪承疇這樣的人當然不能重用,否則關鍵的時候會壞大事。
眼前利用他談判,以後能利用他做什麼呢?崇禎現在還沒想起來。
那麼和談以後讓這老頭繼續坐牢?
崇禎又覺得不妥。
這樣的話不說他洪承疇,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就堵不住。
他們肯定會說他這個皇上刻薄寡恩,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卸磨殺驢,等等,會給他扣上各種帽子。
雖然這個鍋那個朱由檢會替他背,但那也同樣會影響他的聲譽,畢竟這個皇上現在是他在當。
想到這裡,崇禎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最後崇禎乾脆不去想這件事了,以後,再說以後,先盡情的享受眼前秀女的伺候,別壞了朕的好心情……
談判桌前。
豪格表示出求和的意思,藉口當然是為了兩國的黎民百姓,為了大眾蒼生,兩國應該永結盟好,宜和不宜戰。
洪承疇頻頻點頭,非常贊同豪格。
接下來豪格提出放了多爾袞,放了鰲拜,放了***的1萬多名戰俘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