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兵將現在也知道發生了兵變,尤其是看到白廣恩等三將的腦袋,頓時全都跪下求饒。
崇禎道:「白廣恩造反,跟爾等無關,朕可以饒了你們,但是眼前有個將功贖罪的好機會,爾等可願意?」
「啊……我們願意,謝皇上不殺之恩……」
此時敢有絲毫的猶豫,腦袋就搬家了。
另外本來他們就是大明的軍將,跟著白廣恩等人造反也是無奈,重新當明軍,等於回家。
因此全都是異口同聲,唯唯諾諾,沒有絲毫的雜音。
這都是白廣恩的親兵,為首的軍將叫範虎,官職是哨總,這是沿用大順軍兵將的官職。
由於唐通和白廣恩他們投降流賊時間不長,李自成太忙了,根本來不及對唐通和白廣恩的人馬進行正整編。
甚至連戰鬥序列都沒打亂,只是讓他們倆還任總兵,為大順軍效勞。
因此崇禎現在策反他們不費事。
崇禎對這位哨總交代了一番,範虎唯唯諾諾,全都記在心裡。
命劉重喜挑出幾個身手好的心腹將官,再加上韓印和顧順義,一共10個人混入到這幾十名白廣恩的親兵中,因為都是生臉,多了害怕暴露。
從白廣恩原來的幾十名親兵隊伍中再減去10個人,人數還是原來的人數。
然後命令劉重喜帶一千人馬出西門,繞道白廣恩幾千人馬的後方,掐斷他們的歸路,以防萬一。
城中還有1500兵馬,除了500守城門之外,剩下的1000人馬全部在北門口埋伏。
一個時辰之後全部調派就緒。
王承恩韓印楊萬里顧順義等人護駕,白廣恩原來的幾十名兵將在前面帶路,急匆往北門而來。
大街上早就戒嚴,家家關門閉戶,街上空無一人,正好行軍。
馬踢硬地,踏踏作響,唰唰唰,行軍的聲音如同疾風驟雨,偶爾有戰馬嘶鳴傳出,和著抽打吆喝牲口的聲音。
崇禎他們眨眼間到了北門,崇禎和王承登上城頭,留下楊萬里在城門口應付,因為他50多歲了,講打是沒說的,但是不適合充當親兵,當老兵都嫌老。
韓印和顧順義此時也換了大順軍裝束,混在白廣恩的幾十名親兵馬隊中,不離那個哨總範虎,以防他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