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罪臣。」張國柱戰戰兢兢。
現在張國柱憋那一肚子火早就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安。
伯爺讓末將來請唐通和白廣恩,皇上怎麼會在這裡?
看來伯爺也不知情啊,眼前說不定有殺身之禍……
皇上駕臨關城,他們這些守關兵將居然一無所知,既不迎駕也不來拜見天子勤王,這可是欺君之罪。
皇上龍顏震怒,掉腦袋是分分鐘的事。
身為大明邊鎮參將,張國柱當然知道其中的厲害。
「既然自稱罪臣,那就說說你的罪過吧。」崇禎面無表情。
這樣無品無德之人,崇禎當然看不上他,即便願意為朝廷繼續效力,崇禎也不會用他。
用人之道首推其德,然後才是其才。
無德之人才越大,禍患越重,危害越大。
讓他報門而入,崇禎今天就是找他的茬兒來了。
崇禎讓他自我剖析罪名,張國柱臉上的汗就下來了。
但是張國柱也很狡猾,就像後世的貪官汙吏一樣,讓他自查自糾的時候,都是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皇上贖罪……臣不知皇上駕到,未曾遠迎,未能及時勤王護駕,臣之罪也。」
張國柱打算輕描淡寫矇混過關,先讓皇上贖罪,然後不知者不怪,把這些先放前面,儘量開拓自己的罪名。
崇禎當然知道他心中的小九九,不禁暗笑,朕打算要你的腦袋,你還有個活嗎?你縱然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也難逃如來佛的手掌心。
隨便給你列兩條,砍頭事小,恐怕就得抄家滅門。
「不知者不怪,朕這次是微服出行,朕來問你,到九門口乾什麼來了?」
張國柱一聽,皇上聖明啊!不知這不怪,龍目有恩。
張國柱趕緊往上磕頭,「回皇上的話,臣奉了平西伯吳三桂之命,來請唐通和白廣恩到山海關議事。」
張國柱當然不敢隱瞞,剛才他報門而入的時候,已經喊了9遍了。
「唐通和白廣恩早就背叛了朕,投靠了流賊李自成,這麼說你和吳三桂也通敵叛國投靠流賊了?」
崇禎聲音不高,但在張國柱聽了猶如晴天霹靂,通敵叛國,投降流賊,這比欺君之罪厲害10倍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