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躊躇滿志督率大隊人馬正往前走,身邊的親王貝勒心急嫌馬慢。
豫親王多鐸提馬來到了多爾袞馬前,「胞兄,我們這樣慢,何時才能到山海關?」
「是啊胞弟,我們走的也太慢了,這都三天了才走出四百餘里,」英親王阿濟格過來了。
他們倆敢說話,因為他們與多爾袞是從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他一母同胞三兄弟多鐸最小,多爾袞居中,阿濟格是老大。
他們三個是愛新覺羅家族的驕傲,一個比一個本事大,不論是領兵帶隊跨馬徵殺,還是野心膨脹,一個賽一個。
這次興兵犯境,三兄弟算是聚齊了。
另外多爾袞身邊還帶著漢人謀臣洪承疇。
連滿清帶蒙古帶漢人共十萬兵馬,包括一萬重兵帶著十八門紅夷大炮,是為烏真超哈。
隨行的武林高手主要是遼東雙雄。
這一路上他們走的的確不快,每日一百餘里。
這對騎在馬背的上民族來說,連中速行軍也算不上。
滿清鐵騎最快的一天能走200餘里,這對冷兵器時代大部隊行軍來說,已經是最高記錄了。
因為他們走幾十裡都須得休息,人受得住,牲口受不住,馬這種東西比人還很忠心,只要主騎上不停抽鞭子,它就不停地跑,但是如果連續跑幾個小時不休息,就會活活累死。
另外他們還會有糧草輜重後勤保障,就是滿清八旗軍也離不開這些,這就更慢了。
因此,急行軍時有為了趕時間,他們會準備一人兩騎三騎,兵將輪換騎馬狂奔,讓戰馬輪換休息。
但是多爾袞現在明顯沒這樣做,看到兄弟和哥哥都提出質疑,多爾袞一笑,「本王有意放慢速度,山海關之戰須靜觀其變,急不得的。」
「這是為何?」阿濟格和多鐸異口同聲。
他們倆都是兵犯中原的狂熱分子,性子也急,武藝也高,狠不得一下飛到山海關,一舉奪下關城,殺奔中原,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在這裡磨蹭的什麼?
「山海關藏龍臥虎,這一戰須慎重行事。」多爾袞道。
兩個人再問,多爾袞還是這一句。這兩兄弟沒辦法,便不再多言了。
多爾袞暗笑,你們倆懂得什麼?奪取山海關,兵進中原,必須穩紮穩打,須綜合慮及各方實力。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洪承疇和范文程、寧完我,早就給本王謀劃好了,貿然進兵,只會給吳三桂當小弟用,真是兩個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