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笑傲全書,有關風清揚、甯中則和令狐沖身上的疑點真的太多太多,當年凌池自己看書的時候,就覺得有很多地方看不懂,其中的隱秘就和推理小說一樣,太多了。
直到前不久嶽不群大罵風清揚和甯中則姦夫**,且三人先後自盡,凌池才從蛛絲馬跡中推理出了大概隱秘。
原作當中,當令狐沖和任我行在西湖梅莊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任我行便對嶽不群十分鄙視,但是卻對甯中則頗有好感,並說出了一番話。
“華山門中,我瞧得起的人當然也有。風老是一個,小朋友你是一個。還有一個你的前輩,叫甚麼‘華山玉女’寧……寧甚麼的。啊,是了,叫作甯中則。這個小姑娘倒也慷慨豪邁,是個人物,只可惜嫁了嶽不群,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
後來,在少林寺三戰之時,任我行又有類似的說法:“華山派寧女俠我是知道的,嶽甚麼先生,可沒聽見過。”
可以說,任我行在華山派有好感的人,只有三個:風清揚,令狐沖和甯中則。
風清揚武功卓絕,令狐沖和他結下了特別的淵源,都很好理解。但是甯中則為何給他如此深刻的印象?這一點殊不可解。
雖然說甯中則“慷慨豪邁”,但這樣的人物在武林中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實在算不上什麼好的理由。所以任我行對甯中則有特別印象,想必還有其他的理由。
論武功,甯中則的那點功夫任我行根本看不上;論見識,甯中則也很平平;論事蹟,甯中則成名較晚,而且一大半是借嶽不群的名頭;論容貌,甯中則雖然長得不錯,但任大教主是何等人物,見過不知多少美女,也不至於因此就抬高她。
那麼是甯中則和他有特別的關係?
但一開始任我行連她的名字都想不起來,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麼剩下的可能只有一個:甯中則和風清揚有關係!透過風清揚,任我行才對甯中則有一定的瞭解。
這事聽起來不可思議,其實仔細想想,卻是非常合理。
事情往前翻二十多年前,華山派玉女峰大比劍,劍宗氣宗自相殘殺,最後因為嶽不群的師父武功卓絕,連敗劍宗十幾個高手,才取得了最後勝利。但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劍宗第一高手風清揚被以娶親的騙局調虎離山,沒有參加決戰,否則勝負早已倒轉。
按沖虛的說法:“華山兩宗火併之時,風老前輩剛好在江南娶親,得訊之後趕回華山,劍宗好手已然傷亡殆盡,一敗塗地。否則以他劍法之精,倘若參與鬥劍,氣宗無論如何不能佔到上風。風老前輩隨即發覺,江南娶親云云,原來是一場大騙局,他那岳丈暗中受了華山氣宗之託,買了個妓女來冒充小姐,將他羈絆在江南。風老前輩重回江南嶽家,他的假岳丈全家早已逃得不知去向。江湖上都說,風老前輩惱怒羞愧,就此自刎而死。”
事實上,風清揚當然沒有死,但是從此隱居也不合人情。
要知道他許多同門師兄弟都死在氣宗手下,而且氣宗中人還使了卑鄙的手段騙走他,並非公平比試。他怎能不大舉報復?而且風清揚“得訊之後趕回華山”,可見他也並非無意參與決鬥。
以當時的武林公道而論,最合乎情理的舉動是對氣宗展開血腥復仇,至少要誅其首惡,如嶽不群的師父等,同時和成不憂,封不平等劍宗殘部聯絡,奪回華山正統。
氣宗方面,應該也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可是最後,氣宗毫髮無損,風清揚也沒事,但是卻發誓以後再也不和人動手,這怎麼想都有問題。
當日恆山飛橋上,當沖虛述說往事的時候,方證連使眼色,要他住口,這又是為什麼?要知道說的不過是風清揚被人欺騙的事情,並不是什麼敗德醜行,而且是“江湖傳說”,顯然很多人都知道,為什麼不能說?
唯一的解釋是,如果說下去,可能會觸及到某個不能說破的大秘密!這個秘密一般人不知道,而方證沖虛這等武林最高領袖,自然掌握了許多秘辛,但是瞭解到什麼程度,也很難說。
因此,一個可能性已經呼之欲出。
風清揚回到華山,要展開報復的時候,忽然遇到氣宗傳人——初出江湖的幼齒俠女甯中則。於是將其擄走報復,結果在這過程中,雙方結下孽緣。
一個是十六七歲,情竇初開的美麗少女,一個是雖然已經五十多歲,卻武功卓絕,不輸壯年的男子。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長約一年的時間裡,二人纏綿恩愛,俠蹤遍及江湖,也和任我行等有秘密的來往。一年後,寧女俠誕下一個麟兒,這個孩子就是令狐沖。
由此一來,一系列問題就迎刃而解,首先是令狐沖的年齡問題。
嶽不群在華山思過崖上告知令狐沖二宗火併時說是“二十五年前”,此時當是年底。幾個月後,在五霸岡,令狐沖對黃伯流說他今年二十六歲,當是第二年初春,所以令狐沖在年前當是二十五歲,因為是虛歲,所以比實際年齡應該小一兩歲。這樣算來,令狐沖出生時當是在玉女峰鬥劍後一年左右。這正符合甯中則和風清揚戀愛的時間!
其次是甯中則為什麼強烈反對令狐沖和嶽靈珊的婚姻?
表面理由是令狐沖“胡鬧任性、輕浮好酒,珊兒倘若嫁了他,勢必給他誤了終身”,這連令狐沖自己都不服氣,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二人是同母異父的親兄妹,當然不能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