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蒲記商行往那裡運過新米,以替換陳米。後來蒲記商行被我們劉記給收購,劉會長就看見了這些記錄。”這人答得流利,“千渡城準備倉促,前後不到一天半時間。劉會長認為,顏城主會搶先運送其他地方的糧食。”
“也即是說,這兩個鎮的糧倉還是滿的?”劉憐玉摩拳擦掌,“好極,那就歸我們所有了。”
“不急。”千歲已經看過沙盤了,這時就出聲反對,“既然顏慶以為我們不知望興、龍蟠兩鎮有秘倉,那我們最好也按兵不動。”
“為何?”劉憐玉一怔。
“千渡城被圍,糧食數量只消不漲。”燕三郎介面,“幾萬石糧食不是小數目,他們早晚會垂涎,又以為我們不知那裡有糧,於是……”
劉憐玉懂了:“於是他們會派兵出城來搶?”
“正是。”徐陵光插話,“既然如此,我們收走其他地方的糧食,只留這兩個秘倉,再派人嚴密監視就好。”
燕三郎點頭:“監視的活計就交給施將軍指派吧。”
來自桃源的大將施恩光就在他邊上,文庚下意識看了一眼,心中暗歎。
這少年說得含蓄,但文庚已經聽出他的言下之意。顏慶在青雲山任長老多年,宗內親友無數,這支隊伍裡必定也有。萬一監視秘倉的訊息被洩露出去,令千渡城提高警惕,於大計不妙。
來自桃源的隊伍就沒有這種問題了,可以放心交付。
這都是青雲宗從前耳目不靈之過,錯把顏慶當成了棟樑。文庚想到這裡,笑對燕三郎道:“那是最好不過。”
事情就這麼定了。
當下軍隊抽出千餘人編成五個小隊,分散開來,去千渡城周圍掃蕩公倉。青雲宗來得突兀,千渡城的物資儲備還沒完成就被打斷,沒準兒這時趁著夜色還在西北郊搶收。
現在青雲宗的奪城計劃基本已經出爐,即是儘量圍而不攻,主打消耗戰。既如此,他們要做的就是從對方嘴裡奪下每一口糧食。
小村落被開闢為後勤大營,此時炊煙裊裊,飯食的香氣飄在整個營地上空。
不過飢腸轆轆的青雲宗門徒還不能吃飯,人人都在奮筆疾書——上級佈置下來一個很奇特的命令:
寫信,每人十封。
明明人在戰場,卻不拿武器不進攻,只埋頭寫字。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這都是好新奇的體驗。
不過近五千人馬當中,只有青雲宗子弟提筆能寫,多數士兵大字都不識幾個。這重任只能交在青雲弟子手裡了。
信的內容不長,模板也有,大夥兒照著抄就行了。字跡不許潦草,要清晰可認,誰先寫完誰先開飯。
這封信主要揭發千渡城主結黨營私,夥同黃龍商會這樣的不法幫派魚肉鄉里、大斂橫財,並有諸多不公、不正、不義之舉。
許多青雲宗弟子抄寫第一封信時忍不住罵罵咧咧,不是因為寫不完不能吃飯,而是這上頭列舉的罪狀可太招人恨。
人心有秤,能知不公。
原本杜時素等人打算讓弟子們先書寫顏慶通敵叛宗的罪過,但燕三郎卻建議道:“還是從顏家在千渡城的罪過寫起,百姓才有切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