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她腹中有寶,蕭宓也不敢嚴辭厲色,是以她比原來更加大膽。不過這話也是暗誇國君,他聽得出來。
別的女人是一孕傻三年,他怎麼覺得暄平反倒聰明瞭?蕭宓嗯了一聲:“有人獻計,我看可用。”
有人?暄平王后想了想:“是厲師還是清樂伯?”
“你猜呢?”
暄平王后笑道:“不須猜,也知道是清樂伯。厲師老成穩重,哪會這樣大膽?”
說大膽都是好聽的,這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並且還是讓蕭宓去冒。她頓了一頓:“我聽說,盛邑及周邊城縣的燕記商會也跟著賣糧,價格和官糧是一樣的。”
“何止?”燕宓嗤地一笑,“他還調低了燕記名下當鋪和錢莊的借利。我聽說原本是兩分半利,現在降到兩分利了,不少糧商從他那裡貸了銀錢再去買他家的糧。”
暄平無言以對,清樂伯這簡直是空手套白狼,黑心透了。
常平倉放出來的糧食被搶光了,其餘投機的商人意猶未盡,一看燕記還在售糧,價格和官方一致,於是回頭又去燕記掃貨。
買到沒錢了怎麼辦?舉貸啊。
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下一次都不知何時才能再遇上。
“那小子,無論何時也沒忘賺上一筆。”蕭宓忍不住笑罵一句。這整個計策都是燕三郎提出來的,他最知後事。雖說是為國為民,竟也不妨礙他自己賺個盆滿。
想到這裡,他心頭一動,暄平王后訊息倒真是越發靈通了。想當年她剛嫁來衛國時,在這裡還是舉目無親、訊息閉塞呢。
暄平王后嘆了口氣:“王上對他真是信任有加。萬一他的法子……不靈呢?”
她本想說“失敗”,怕蕭宓聽著晦氣,話到嘴邊就改了詞兒。
蕭宓也明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糧價問題牽涉國計民生,一個弄不好就要動搖國本。看這幾日的朝野反應,儘管他早有準備也是心下打鼓,唯恐事與願違。
現在再看,燕時初的辦法有些激進了。蕭宓想到燕時初獻計時的話:“我這法子用出來,王上恐怕會患得患失,誠惶誠恐。可是治亂當用重拳,不把那些人打疼打怕,今後他們還會擇機興風作浪。”
燕時初看透人心的本事也是越發精進了,蕭宓現在的確有些動搖。可是既然都到這一步,那是咬著牙也要捋袖子繼續幹。
開弓沒有回頭箭麼。
所以蕭宓深深吸了口氣:“既用之,不疑之。”
他看暄平王后還要開口來勸,即搶先道:“孤託你辦的事兒,你可辦妥了?”
“信鳶早就飛出,不時即有回覆。”
“那就好。”蕭宓叮囑她,“你這裡是殺手鐧,務必十拿九穩。”
“您放心吧,一定妥當!”暄平公主拍著胸膛打包票。
次日,蕭宓一紙命令下去,常平倉再度開倉放糧。
……
李開良來找燕三郎,眉飛色舞。
“少爺,我們大賺一筆。”他把賬本子摞到東家的書桌上,“包括盛邑在內,四城十一縣內的商號糧倉都空了八成。其他地州的情況要過些天才能匯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