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藥對此嗤之以鼻,卻也無可奈何。
說到底,這還是她如今風頭太過之故,就此才會成為從矢之地,倒也不算完全無辜。
雖則那也並非她的本意。
可是,誰教她“走運”呢?
闔宮幾十號人,偏就她一個被陛下瞧中了,你說氣不氣人?
偏她隨聖駕往外頭走了一遭,回來時,不只帶回來一個人高的大花籃兒,更有兩位樣貌格外俊美、氣度十分不凡的大太監親自送到了宮門口兒。
當時整個六宮都轟動了好嘛。
過後眾人才知,那倆大太監,赫然便是名震大齊的兩衛提督。
一個小小末等宮人,竟由兩大提督親自護送回宮,這得是多大的臉面?
簡直要把人氣死了。
那幾日,紅藥走到哪裡,都會惹來一堆或羨或妒、或熱或冷的視線,險些沒把她給淹在裡頭。
而最最氣人的是,這一趟伴駕,紅藥竟還合了陛下眼緣,他老人家過後居然親口問及“那個傻不愣登的小宮女”,對她關懷備至,淑妃娘娘也時常人前人後誇她的好。
這麼些個榮耀加諸於身,你說說看,人家不對付你對付誰?
紅藥在宮裡摸爬滾打二十年,對此亦有所料,只有一件事,還是令她頗為意外。
那些對付她的人裡,竟包括紅杏!
這不應該啊?
紅藥委實有點想不通。
以紅杏之心胸眼界,何以致此?
至少紅藥所認識的紅杏,或者說,是她前世所知的那個紅杏,是個目下無塵、清冷驕傲之人,從不屑行此卑劣伎倆。
卻原來,她也有給人下絆子的時候。
若非親眼所見,紅藥是斷然不會往她身上想的。
而此際,裙畔的這團汙漬,卻是實實在在拜紅杏所賜。
這般看來,所謂出塵、所謂清高,所謂“詩婢”之雅號,也不大經得起推敲。
而與世無爭者,亦並非無爭,只是無此必要罷了。一旦換了身份地位,也一樣會和那些俗人一樣,臉紅脖子粗。
如湘妃那般真正出塵之人,到底少有。
紅藥出神地想著,心思掠過髒了的裙子,飛去了別處。
卻不知,湘妃此時又在何處?
應該還在宮外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吧。
不像紅藥,陷在這泥淖中,難以掙脫。
她無聲地嘆了口氣。
說起來,活了兩輩子,這還是她頭一回如此“風光”,被一宮的女人視作眼中釘,而究其原因,還是那該死的伴駕。
從那天起,她的好日子便到了頭。
先是在回宮的路上,潘體乾強行將一枚花釵賣給了她,理由是那釵子被紅藥弄丟了一支,配不成對,只能由她自個兒留下,因怕她心裡過意不去,便讓她花錢買。
整整二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