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道:“這是什麼骨骼?”
玄女道:“這就是雷神的骨頭,它生在前世的時候,龍首人面,一鼓肚腹聲如雷響,所以就叫它雷神。因為它並非人類,所以又叫它雷獸。這個地方有水澤,故取名叫雷澤。用雷獸骨來敲擊夔牛鼓,才能顯示出它們的靈異和聲響。”
說不如做。於是玄女拿來雷骨,猛擊夔鼓。
“咚咚咚”果真聲音陡起,震耳欲聾。直嚇得眾人捂住了耳朵,不敢對聽。
至此,大家這才相信九天玄女之言並非謬說。
於是,眾人齊手製成了八十面夔鼓,一路操演,一路敲擊。
四方諸侯和部族,聽見了全都吃驚不小,紛紛躲避,這就叫做:先聲奪人。
所有兵器和利刃均已配備齊全,只等擇日與蚩尤展開大決戰的時候了。
軒轅部落自持神物在手,又有指南車在前方帶路,無可阻擋,所向披靡。
各部將士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士氣空前高漲。
趁兵將鬥志正旺之時,九天玄女叫炎黃二位帝君,召集各部將領佈置戰法。
最終敲定,次日辰時,兵發冀州,力克蚩尤涿鹿城池,最終搗毀他的魔穴“紫霞洞”。
任命:開路神將方相攜小白龍應龍為先鋒官,率領本部兵士遇水排澇,逢險架橋。
大鴻為主將,共工、常先為副將,韋琨、王善、伍胥為部將。
炎黃二帝隨大軍後援,傾巢出戰,無毫保留。
且說次日辰時剛到,黃帝將號令旗交給了國相風后。
只聽風后一聲號令,眾兵將浩浩蕩蕩直奔冀州殺來。
當軒轅大兵壓在城邊,蚩尤這才聞得稟報,他便急命本氏兄弟和眾妖怪倉促出洞應戰。
這時的華夏兵將,士氣旺盛,見了妖兵怪將,分外眼紅,不肯放過。
他們一齊奮勇向前,越戰越勇,直殺得蚩尤兵將四散逃竄,死傷無數。
蚩尤見勢不妙,趕快運功作法,變幻魔象,頃刻之間,黑雲籠罩,妖霧迷漫,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哪知軒轅黃帝之兵既有指南車在前,又有鉦、鼓、旌麾等為耳目,方向不迷,一無所惑,依舊冒霧排雲,拼命向前進攻。
只這一戰下來,直殺得蚩尤兵卒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經事後檢視,蚩尤氏八十一個兄弟殺死了四十五個。
那蚩尤氏乃是怪象人人皆知,大家恨他之極,就把這四十五個屍首之肱統統連肩割下,總共有三百六十個肱,分開幾處埋葬起來,後人取名叫做:肩髀冢。
蚩尤氏剩下兄弟三十六個,帶殘兵敗將丟棄了冀州,急忙向涿鹿逃去。
黃帝怎肯放過?率領兵將緊追不捨,並號召諸侯會師涿鹿。
這天,各部兵將終於全部到達了冀州,冀州是通往涿鹿的必經之路。
可是,卻見那冀州之野湖澤極多,一片汪洋,盡是水潦,不便行車佈陣。
黃帝一見這還了得?他便急忙命令手下部將應龍把這些水吸到別處,儲蓄起來,待戰後再恢復原狀。
應龍並非人類,乃是一條白龍,有四爪有兩翼,可飛;有畜水之功。
待水消地幹之後,眾兵將直撲涿鹿,人山人海,把個涿鹿圍堵得水洩不通,正所謂:百道環攻。
眼看眾兵將正要破城而進,忽見涿鹿城內走出無數奇獸,都是四隻腳,人首人面,不知何物。
只見它們在陣前搖頭晃腦,有些朝眾兵將笑笑,便使眾兵將們迷惑起來,如醉如痴,如昏如睡,動彈不得。
這時,蚩尤領兵乘勢殺來,銳不可擋,眼看眾兵將性命難保。
不知眾人生死,下回再說。
谷溪注:《神仙譜》求收藏、求打賞、求蓋章、求花花、求點選。謝謝了,請您不要空手而來哦,拜託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