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剛進暮春三月。
九天玄女屈指算來,她在凡間也已功德圓滿,今日即將返回天庭,她對顓頊說道:“今日本宮要趕赴瑤池,我原打算臨行前去到神農墓前為他燒些紙錢,祭掃一番,終因時間緊未能如願。念他幾經輾轉輪迴,風風雨雨為天下蒼生奔波,日日夜夜操心勞累,一生實在不容易……”
說到此,玄女聖母語氣凝咽,兩眼溼潤,面帶悲傷之色。
顓頊見此情形,急上前勸道:“請聖母節哀,切莫為此感到遺憾,聖母只管趕赴瑤池,我明日一定去先君墳上祭祀拜掃,也替聖母了卻了這樁心願。我跟隨先君以來,先君對我恩重如山,情同祖父,時時呵護倍至,他之言行,乃為天下師表,治世之根本也。他為了天下芸芸眾生,嚐遍百草,教種粟谷,等等這些,後世之人怎能忘了他的功德?於公於私,我都要去為他盡些孝道。”
九天玄女和顓頊談到了神農氏炎帝,二人不免百感交加。
人道神仙無情,其實不然,在諸多神仙當中,大都是有情有義之神靈,在他們的身世和許多故事中都能看到有這樣的描述。
九天玄女就是其中之一。她自打混元之氣轉換成神,相繼執掌天界和神界事務,一直任勞任怨,她對每個人都存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當她輔佐玉帝登基之後,她便自動退位讓賢,盡心盡力做好自己份內之事,面對玉皇大帝雖屬晚輩,但她始終對他是畢恭畢敬,心裡充滿一種愛戴之情;
對於女媧娘娘的聰明才智和廣大神通,她有著一份親切之感和崇拜之情;
在她執掌天界事物的時候,對於紫微大帝的鼎力幫助充滿著感激之情,對於他蓬勃向上和富有活力的氣魄,她又有著一份愛慕之情;
對於神農氏炎帝,他從轉世凡間到登上人間君位,她時時刻刻都在關注和牽掛於他,她對他則有著一份呵護和疼愛之情;
她與顓頊相遇交談、相處瞭解,她對他存有一份撫慰與關切之情;
在凡間,她對世間眾生又有一份慈愛之情,每當人間有難,她總是毫無保留地盡力幫助,懷有一顆母愛之心,有求必應。
當她即將告別世間之時,她對顓頊叮囑道:“你切勿忘了三月三日赴瑤池之約,到時候,我們可在蟠桃會上再見。”
當玄女聖母徐徐升上空中之時,她仍在俯視人間,從心底裡有著一份難以割捨與依依眷戀之情!
人們則是含淚仰望著她,一直目送她消失在了茫茫雲海之中。罷了。
且說,九天玄女走了以後,顓頊把眾人叫到議事廳內,他向眾位臣說道:“朕也將趕赴瑤池,天下諸事就交由高辛氏姜嚳代掌,還請風后與力牧兩位國相多多勞心,也請眾位將軍要鼎力協助,切不可有半點疏漏。”
高辛氏姜嚳聞聽伯父之言不勝驚訝,他趕緊離坐跪拜言道:“請國君放心,嚳絕不辜負厚望。”
風后表示道:“此番國君受邀赴宴蟠桃會,真乃是世間莫大榮耀,國君能否乘機向上蒼及諸路神仙多加請求,讓他們向凡間多降吉祥,少一些災難。若使世間持久昌盛,民生長久富足,天下百姓會多多給他們供奉香火作為回報。”
顓頊道:“其實上蒼對世間已施恩澤不少,不過,朕定會乘機多向諸位神仙懇求便是。”
這時,韋琨衝顓頊及眾人拱手笑道:“國君赴宴蟠桃會,不妨帶些供果仙品回來,亦可讓我等嚐嚐味道如何?”
一句話引得眾人鬨堂大笑,廳內氣氛一時活躍起來,人們放鬆了心情,在一起高談闊論,有說有笑,好不愉快。
稍後,風后向眾將示意安靜下來,爾後對顓頊道:“國君還有何吩咐?請向大家明示。”
顓頊點頭說道:“只緣朕曾許諾玄女聖母,替她去炎君墳上祭掃,請風后和力牧先生備辦好香柱和祭品,諸位與朕一同前往祭掃進香。”
顓頊率眾到了炎帝墳前,首先命人除去墳上及周圍雜草,打掃乾淨之後,搭建祭壇,設好供桌和香爐,牲饌祭品擺列得滿滿當當,然後焚香迎接神靈。
顓頊與眾人逐個赤足祭拜,行的俱是三跪九叩大禮。
眾人禮畢,一齊跪在墳前垂目默哀。
這時,只見顓頊赤足登上祭壇,泣聲高唱祭文,其大致說盡了炎帝生平事蹟以及告慰神靈之言。不表。
且說,顓頊將天下諸事託給高辛氏姜嚳代管,並由國相風后和力牧、老將大鴻和常先等文武重臣輔助,一切安排妥當,他告別眾人,手持王母娘娘所賜的“碧玉如意”,念動咒語,騰空而起,飛向崑崙仙島,趕赴瑤池之蟠桃聖會。
在此略表一下顓頊後世。
他赴了蟠桃宴會,多年後歸入了仙班,由高辛氏姜嚳繼任天下君位。
若問這位高辛氏姜嚳是誰?他原本姓姬名俊,後來登基做了天下國君之後改稱為:帝嚳,人們通常稱他為:帝俊。他是軒轅黃帝的曾孫,為少昊玄囂之孫,因被封於河南商丘的高辛地域,所以以地取姓,被稱為:高辛氏。為五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