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他們三人回到大營駐地,命眾人拔寨東行。
他們走了數十里,才到了甘淵水邊。
為了確認此潭就是甘淵,俞伯請命,他隻身要下淵海一觀。
黃帝對他言道:“據說此淵深則百萬丈,你切不可勉強行事。”
俞伯笑了笑說道:“請國君放心,為探這甘淵實情,漫說區區百萬丈,即便是千萬丈深淵,臣也要探它個究竟。臣去也。”道罷,他縱身跳入深淵之中。
淵池之水,清澈甘甜,水面溫和,碧波盪漾;
可越向下潛,水溫越低,直至寒冷刺骨,黑暗無比。
俞伯運功作法,護住全身,似蛟龍一般迅速向淵底下潛而去。
黃帝及眾人在岸邊不知俞伯在深淵的狀況,全都著實為他捏了把汗。
講到這裡,按下俞伯探此深淵不表,首先要澄清相關的傳說。
傳說一:這甘淵的確是當年日曆之神羲和娘娘為太陽洗澡的地方。
相傳羲和與皇娥(常儀),同為帝嚳之妻。
羲和生了十個太陽,為太陽之母,併為太陽每天趕車,掌握著天上日出日落的時間。
當時的天空有十個太陽,天干地烈,旱情嚴重,人們實在無法生活,這才出現了“后羿射九日”的傳說。
按史料記載,后羿是夏朝太康時期的人物,距離帝嚳時期相隔幾百年,如果按照此傳說推理,在帝嚳之前的歷代就沒有太陽了?
而且這位后羿又是常娥的丈夫,常娥則又是月亮之神;
傳說二:月亮則是帝嚳之妻常儀所生,常儀又叫皇娥,生了十二個月亮,常儀、皇娥、常娥是否為同一個人?不得而知。
據史料所示,帝嚳是蟜極之子,是少昊玄囂(白帝)之孫,軒轅黃帝的曾孫。
另傳:少昊白帝稱西方秋天之神,是為月亮;
太昊伏羲天皇稱東方春天之神,是為太陽。
上述二尊同為帝嚳的長輩,他哪裡來得太陽和月亮之父?純屬異傳、異說。
不過,太陽之母和月亮之母絕對不是帝嚳之妻,按邏輯推算,理應早於天皇伏羲時期,這才經得起推理。
當然,無論誰是誰非,也只不過是個傳說而已。
既然是傳說,自不必太過當真,也就是各說各有理、聽之任之罷了。
再說,眾人在甘淵岸邊苦苦等待,將近一天的時間,太陽墜入西山了,仍不見俞伯出現。
黃帝實為擔心,一天未進任何食物,眾人勸說他吃點東西,皆未奏效,就連皇妃嫘祖相勸,也被他婉言拒之。
他道:“俞伯在深淵狀況不明,朕實在難以下嚥,我不餓,你們不必擔心。”
無奈,眾人只有耐心等待,並急切盼望著俞伯儘早出來……
突然,水面上冒出來無個水泡,繼而湧出了一個不小的泉窩。
人們屏氣凝神,靜靜觀瞧。
果然是俞伯浮出了水面,他剛一上岸,黃帝急忙迎上前去,俞伯剛想施禮。
黃帝扶住俞伯說道:“愛卿辛苦了,請先坐下歇息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