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終敲定,先來姜水與炎君部落聯合,一來壯大了勢力,二來炎君醫術高超,所傷兵將也可及時得到醫治。之後,再由阪泉北上,一同殲滅蚩尤眾怪。
然事與願違,我部先頭兵將剛至阪泉邊域,便鬼使神差與阪泉守兵打鬥起來。
當罪臣陪同軒轅國君趕到,為時已晚,據扱還重傷了炎君,國君聞扱十分痛悔,一時大怒,火速命我查明真情。
實不相瞞,我掐指一算,方知有此一劫,乃定數所致,在劫難免。
我將實情稟明國君之後,軒轅國君要親來姜水,當面向炎君致歉賠罪,由於眾人竭力勸阻,並且部落群體不可一日無主,故而,罪臣自薦向炎君請罪,並懇求雙方議和,共商滅怪平亂大計。
這就是事情大致經過,今有佛祖在此為證,請炎君明察。”
燃燈當即說道:“貧僧擔保,風后所講句句真情,望陛下與將軍莫再遲疑了。”
“大鴻冒昧一問,先生不必介意。”
“承蒙將軍提醒,我才有機會向炎君稟明詳情。如此看來,若彼此雙方相互善解,炎黃並能合二為一,這平亂大業定能成也。”
且說,神農氏炎帝在風后言講中得知,北部疆域有蚩尤正在作亂南侵,他向燃燈古佛問道:“時才聽得蚩尤作亂一事,不甚瞭解,請佛祖明示。”
燃燈道:“陛下已在凡間多年,有許多事情不知乃情理之中。蚩尤本是東夷九黎部落酋長,生就怪魔之軀,嗜殺成性,殘害無辜,天下百姓怨聲載道。他惡貫滿盈,當年女媧娘娘和九天玄女聖母下界降他,不料,被傷之後卻逃得不知去向。如今他原氣恢復重又出現,並且屢屢作亂南侵,暴虐百姓,民不聊生,實在是罪過,罪過!”
燃燈稍作停頓,繼而向炎帝說道:“陛下,實不相瞞,金母命我下界,意在調停阪泉干戈,促炎黃合盟,以免再起禍端,誤天下平亂大計。”
炎帝道:“既然佛祖出面,此番干戈也已查明,我等豈能違背天命?請國相務必轉告軒轅國君,我願與他和好聯盟,共圖平亂大業。”
風后聞此,心中大悅,行跪拜大禮道:“多謝君主洪恩。風后替國君向君主賠罪了。”
炎帝上前攙扶笑道:“先生不必如此,如何能有賠罪之說?阪泉之戰自有天定,請軒轅不必掛在心上,不日我將與他阪泉相會,共議天下大事。”
燃燈在一旁開懷大笑,口中依然連連頌道:“善哉,善哉,人皇陛下真乃一代聖主,不愧為仁德之君。事已至此,貧僧在此未免多餘了,諸位就此別過,貧僧回崑崙仙島覆命去了。”
燃燈言罷,將靈珠向空中一拋,只見那靈珠即可化成了朵朵蓮雲,徐徐落在燃燈佛祖腳下,佛祖雙手合十,口中言道:“望諸位好自為之,多多保重,貧僧去也。”
只見燃燈佛祖打坐蓮雲中,冉冉飄向廳外,“善哉,善哉。”久久在空中迴盪。
且說,炎帝與大鴻、風后目送燃燈消失在空中。
他當即命大鴻隨風后去面見軒轅黃帝,自己也將諸事安排妥當,自率本部群臣來到阪泉,親自佈置迎接軒轅黃帝事宜。
在阪泉,往日那狼藉之狀不見了,炎帝命眾人搭設花巷綵棚。
但只見:旌旗招展,喜幛卷舒,簇錦團花;傍晚時分,燃亮松把,燈影幢幢,這一整日,阪泉街頭巷尾,熱鬧非常。
所有事情,炎帝俱是親自過問察看,當他來到街上,人們沸沸揚揚,爭先恐後俱想目睹這位長者風彩,所到之處人群湧動,一片歡呼,炎帝向人們不住招手示意。
忽然,從人群中擠進一人,這人氣喘噓噓滿頭大汗,見炎帝伏身拜道:“啟稟君主,軒轅黃帝駕到。”
眾人自動分站大街兩旁,炎帝親率眾將群臣迎接軒轅黃帝。
二帝相見,軒轅疾步上前深施一禮言道:“聖兄在上,請受愚弟一拜,”
炎帝連忙還禮笑道:“賢弟禮重了,來,來,來,請隨我淨面登壇,以達謝天恩。”
此時,群情激昂,不時爆發陣陣歡悅之聲。
炎黃二帝開懷大笑,相互挽手,並肩而行。
從此,炎黃部落合二為一,統稱為“華夏民族”。
炎黃二帝協同並肩,共治天下。
這才引起了與蚩尤這場曠日持久地惡戰——涿鹿之戰。正是:
壯歌一曲震河山,
普天同慶日月歡。
炎黃攜手興華夏,
睿智敉平亂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