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散花透著煞氣,
五顏六色露著兇光。
燧人看罷不禁打了個寒戰。
這時白虎頭若搗蒜一般,連連哀求道:“乞求聖母饒恕洞主,以往的那些惡事全是我等所為,洞主毫不知實情,自然與洞主毫無關係,請聖母處罰,我等甘願受死。”
燧人搖搖頭說道:“不,不!望聖母切莫罰我屬下,我是一洞之主,實屬罪魁禍首,難逃責罰……”
見他二人相爭罪責,想必皆有悔悟之意。沒誠想他們竟是這般丈義、這般情同手足。
九天玄女見此情景,這倒使她氣消了大半。
她心裡暗自高興,可臉色依然深沉,說道:“好了,好了,誰是誰非自有公斷,暫且勿論,到時我自會處置。姑且念你們良知尚存,就在這幽雲洞內思過,聽候發落。現在你們這些人一律不得擅自行動。違者罪加一等。”
燧人與白虎感謝上蒼仁慈,同聲拜謝。
螣蛇因受傷一直站在不遠處,但對於眼前發生的一切情況,俱是看得清,聽得明。
他想:到自己平時做惡太多,時才又得罪了聖母,此番她決不會輕饒了自己,與其乞求恕罪,倒不如溜之大吉。想罷,抽身欲逃,卻被燧人歷聲喝住。
只聽燧人大聲叫道:“螣蛇!還不向聖母謝罪。”
螣蛇本想趁他們全無防備之機,就此遁逃。卻被燧人發現,再想逃脫難上加難。
然而,他萬萬沒有料到,就因他這一念之差,日後才落了個終身遺憾。此是後話。
再說,九天玄女怒指跪在面前的螣蛇,歷聲訓道:“你這畜牲!好不自量。當初娘娘精心培育你,並派你下界扶助賢能,以造福天下黎庶,這些你卻全然忘記了,你著實毀了娘娘的初衷。你怙惡不悛還妄圖逃脫,若不重重懲罰你,實在難平眾怒!來人!”
剛好伏羲來到洞口,見此情形,急忙弓身施禮求道:“乞求聖母手下留情,此人確實罪大惡極,但念他尚有用武之處,萬望暫時留下思過,以觀後效,待日後再行發落不遲,請聖母三思。”
九天玄女一見伏羲為其求情,想必伏羲一定會有道理。
於是,她對螣蛇言道:“今日看在伏羲份上,暫且饒你,你要好自為之,進洞思過去吧。”
伏羲與燧人以及螣蛇等眾人一同謝過九天玄女聖母。
伏羲便招呼眾人進洞敘話。
轉眼幾天過去了,玄武經過神農的精心治療,雖說皮肉燒傷未能痊癒,但也基本恢復了原氣。
經過他再三苦求,九天玄女聖母特許燧人和白虎一同陪他養傷。
心情輕鬆愉快,傷勢自然好得快些。
他憑藉善言巧嘴,言語中透露著幽默和詼諧,時常逗得大家開懷大笑,前仰後合。
這些天來,他見燧人從來沒像現在這般開心樂觀,性格也開朗了許多,脾氣自然溫和了許多,臉上也掛起了不常見的笑容。
玄武看到燧人和大家這樣高興,他拱手笑道:“洞主,我們幾個如今順應了天意,整天無憂無慮,開開心心,這才叫因禍得福呢。這事全都仰丈聖母和伏羲洞主氣度恢弘。”
燧人不無感觸地說道:“然也。從我有燧火之功,後在扶靈寨解救眾生,至今認為,我有功於民,民理應供奉於我。你們來投奔和跟隨我,必然就成為了我的親信和重友,縱然有一腳之錯,也不忍嚴懲,聽之任之,以致越走越遠誤入歧途。如今靜下心來思前想後,真乃罪過,罪過。”
此話正好被神農聽到,他向燧人施了一禮並拍手稱道:“燧兄悔過,免卻了天下禍亂,善莫大焉,實屬蒼天之福德,黎庶之萬幸,正所謂蒼天不滅有德之君,真乃善哉,善哉。”
玄武聽了二聖之言,嘻嘻一笑咐和著二聖的語調言道:“又可謂燧人之火燒不死敢闖火海之人,真乃險乎,險乎。”
一句話,又引發了大家一陣鬨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