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問及“火龍”詳情,子卿道:“說來話長,那就得先從樹巢說起。”
提及“樹巢”,九天玄女對子卿講道:“對,就從樹巢講起,我一直不明白樹巢的來歷。不瞞你說,我來凡間已經多年,去過許多地方,唯獨此地與眾不同,就這些巢穴而言,我可是頭一回看見,你一定要仔細說個明白。”
子卿咧嘴笑道:“正因為您老問起了這事,我才斷定您絕非凡人。”
九天玄女問道:“為什麼呢?”子卿答道:“您老有所不知,天下之火與樹巢在很多年前就有了。你在這一方遊走,卻不知道這一方發生的故事,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九天玄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裡露出了破綻。她笑笑對子卿說道:“你倒是精明得很。好了,你就先講講這巢穴的來歷吧,”
子卿聽了吩咐,他便慢慢地講道:
“聽前輩們講,我族群原本住在燕子山旁邊的山洞裡,那時候族人們吃住艱難,無法比喻。
終於有一天,我們這一方來了一位能人,是他教會了人們在大樹之上用樹杈棍棒和乾草搭建巢屋。
要說這巢屋非常高明,既能躲避猛獸侵害,又能防洪擋雨;冬暖夏涼,比山洞不知好上多少倍。
為此,族人們十分敬重這位能人,因他給我們搭建了巢屋,所以人們都尊稱他為‘有巢氏’。
不過,後來人們發現樹巢也有不便,特別是老人們上來下去的極其困難,所以,他又教人們模仿樹巢樣子,在地上搭建起了巢屋。
他還教人們用獸骨製作成了骨針,人們用骨針縫作獸衣和腰圍。前輩們都稱讚有巢氏能耐了得。”
九天玄女聽到這裡心中一亮,這不正是我要尋找的賢人嗎?於是她急忙問道:“此人現在安居何處?”
子卿哀聲嘆道:“他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能人,也是十分慈善的賢人,因此族人們曾奉他為長者,他卻婉言拒絕了。”
九天玄女問道:“這是為什麼?”
子卿道“他說‘天下眾生須我行,何敢安居於此?’於是他便離開這裡,去雲遊四方,從此杳無音信、再也見不到他的蹤跡了。”
對於有巢氏的失蹤,九天玄女感到非常惋惜,她進一步問道:“後來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沒有?”
子卿道:“以前倒也有些傳言,有人說他已經做了神仙,又有人說他歸入了大海,也有人說他病死他鄉。究竟誰是誰非?卻無從證實,反正都覺得他實在太可惜了。”
此時此刻,九天玄女聖母仰起頭來,望著那天上飄浮的淡淡白雲,心裡感到無比的失落和惆悵。
日頭已經偏向西邊天際,圍樁裡的人們不再休息,又要出去狩獵了。
族長吩咐留下四、五個人看守樁落和獵物,其他人拿起棍棒和火把,又一同跟隨族長狩獵去了。
族長看見子卿正與一位老人正在談話,不易叫他離開,他也留守下來。
人們走後,幾個人湊在了一起坐下。人們剛剛坐穩,九天玄女便迫不及待的問起了“火龍”之事。
子卿繼續講道:“自從有巢氏走後,人們倒也無憂無慮、無爭無吵地生活,算是安寧和諧。有一天,突然從天上降下了一條火龍,只見他渾身紅毛、紅髮、紅面板,俱是紅色。起初,人們以為出了妖怪,全都非常恐懼,誰也不敢靠近他的洞穴……”
“他現在住在何處?”九天玄女的插言問話,正好給了子卿喘息之機,子卿抽空喝了口水,答道:“他現在住在燕子山的火雲洞裡。”
九天玄女又問道:“為什麼人們要供奉他?”
“後來,他時常化為人形,漸漸與人們親近或接觸,有時還幫助人們狩獵,最使人們稱頌的是他教會了人們取火和用火。從此以後,人們不但不再懼怕他,反而倒覺得他非常可親可敬。最稱奇的是他頭上那隻觸角,樹木乾草只要碰上它便立刻燃燒。人們從他那裡還學會了用火烤食和用火捕捉獵物等。”
子卿講到這裡,幾個人的臉上全都露出了輕鬆的笑容,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輪番講述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