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玉皇經》中所記,玉皇大帝原本是上古時期,光嚴妙樂國淨德國王的兒子,生於丙年正月初九日午時。
他的母親是寶月王后,有一天她夢見太上道君即靈寶天尊送子而身懷有孕。
王子降生時,祥光照亮宮殿;待王子長大後,“捨身堵北缺,代在萬眾生”。
懷著濟世救人之心,行藥治病,學道修真。
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記載:王子捨棄王位,修真渡化眾生,歷萬億劫;
歷經千劫成為大羅金仙;
又經萬劫總執天道;
又經億劫終登“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至尊玉皇大帝”之寶座。
每年的正月初九日是“玉皇誕”,各道觀要舉行盛大儀式,誦經禮懺;
每年臘月廿五日為玉皇大帝下界巡遊之日,道觀要舉行道場迎接玉皇大帝御駕下界巡禮,並考察人間善惡。
據傳,這天玉皇大帝巡視人間,一路行來之時,便向人間派來了許多同行的“巡事靈官”,他們專門向上天和玉皇大帝通報人世間的善惡邪正之人和事;說是這天出生的人是上天“靈官”轉世。
所以,凡是這天出生的人最好不要招惹,以免引禍上身而遭天譴。
玉皇大帝的形成,其根本是道教推崇和信拜的結果。
在民間俗稱“天公”、“老天爺”,為民間崇拜的最高神靈。
古代十分崇拜天帝,古人認為山川河流、風雨雷電都是由上天天神掌管著,這些天神中最高的就是天帝。
人們依照世俗的帝王統治,設想天帝與人世間皇帝一樣,有朝廷、宮殿、娘娘后妃、群臣、文武百官、四值功曹、五方揭諦、四大天王、九曜星官、二十八星宿、四海龍王……等等,從而還描繪出了三界十方,人神鬼。總之綜合了世間帝王的諸多形式。
中國的道教認為:道是無邊無際的,玉皇大帝統管著宇宙萬物無處不在,他融化在道的太虛之中;
道是無盡無息的,無法形象的玉皇大帝便是道的載體,成就永珍,並存在於無限之中。
故此,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萬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
總說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道來產生的,並是玉皇大帝統掌管理的。
所以才製造出了大羅金剛體以及大羅天界。
道教認為:大羅天境六合三十六天界,元始天尊是宇宙之祖、神靈之宗。
大羅天境形成之時,元始天尊與太元聖母化生了東王公和西王母。
西王母乃是宇宙西真清聖妙真善美精元衍化,使天地萬物演煉而成的女仙之王;
東王公則是大羅天仙之首。
此時,宇宙已經建成了三十六天,在三十六天境之中,分佈有九重天系,所以大羅天境又分化為“九皇”,是他們治理著浩瀚的宇宙。
故此,後來人們便將天界化分為九重,而且每一重天界當中便有一位天帝統管,自此便有了九天皇、九天帝之說。
其實,不光是道教稱東王公、玉皇大帝。
在民間、傳說當中以及信奉者的稱呼之中更是花樣繁多,比如:東王公、東木公、東皇太一、東華帝君、玉皇、玉帝、玉皇大帝、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等等。
《東荒經》中稱: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長一丈,頭髮皓白,人形鳥面而虎尾,載一黑熊,左右顧望,恆與一玉女投壺,每投千二百矯,沒有不出者,天為之噓;矯出而脫誤不接者,天為之笑。
別說他是如何造化的,就如此描述,東王公簡直就是一位半人半妖的怪物。
當然,歷朝歷代、各門各派在描述和繪製玉帝或者天帝形象方面各有不同。
說到底,無論古人還是現代人,有哪位真正見過神仙、天神、天將或者天帝?
至於這些神靈的出現,也只不過是人們從精神上或幻想中的形象罷了。
就連中國的三大奇書:易經、山海經、黃帝內經。(還有奇門遁甲)在這些奇書中也沒有一部能真正描繪出玉皇、玉帝或者哪位天帝的本真面目。
若知天帝的真實面目,請您去閱讀本書第一回的“故事”,看後肯定會有一些感觸。
由此可見,天帝是何等神秘。所以,無論天帝或者玉皇大帝,他們究竟長相如何,也只能憑藉著人們的想象或構幻的形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