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會!
四個人足以。現在的人,心裡是矛盾的。就像購物一樣,比方說買傢俱,看到便宜的你會想,質量是不是不行,但如果價格很貴,你又會考慮,到底值不值。
這是個悖論,卻又很好解決。誰都想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但‘一分錢一分貨’的概念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才會有‘價效比’這個詞存在。到頭來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這個社會,抑或說這個世界,都不太可能存在真善人的,但凡生意人所看重的都是利益。這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有些人仇富,說什麼他哪怕給我一點錢呢,我也會過的很好。但那是他自己靠能力賺的錢,為什麼要給你呢?
一切,只不過是人性在作祟罷了。
廖琪理解,但他還是問:“為什麼?江師傅你剛才不是覺得很可惜麼?”
江勝利尷尬的笑笑:“小哥你就別拿我尋開心了,我就是隨便說說。我這老實巴交的,哪敢啊。”
“您是怕,會染上什麼病,或者遇到什麼麻煩吧?這種時候,是不是下意識的想想自己的家庭,或以後的生活。想得多了,也就沒什麼一腔熱血了。”廖琪淡然說道。
“是唄,這玩意就跟仙人跳似的,要真碰上,得多麻煩。”江勝利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直接承認。
廖琪沒說什麼,意外的問道:“您有幾個孩子?”
江勝利倒是沒多想,說起孩子,像是開啟了另外一扇窗,當即說道:“一個唄,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多高啊,我就是一個破開出租的,不敢要第二個啊。”
廖琪想了想:“窮有窮養,富有富養,難的是教育啊。”
這是他這段時間裡最深的感觸,說這話又不禁想起吳雨涵、周亞、袁莉莉、馮娟幾個人,冥冥中似乎有種感覺,幾個女孩在對廖琪說:你什麼都不懂,你只會站在最高處,俯視著別人。收起你的說教,收起你的偽善吧。
江勝利重重的嘆了口氣,他說:“道理都明白,但真的是無可奈何啊。你想啊,在海上市生活,一個月的花銷用度有多大你也知道,再算上越來越多的人情份子,跟朋友間的禮尚往來,孩子上學,不都得花錢。別看我們平日裡嘻嘻哈哈,好像的哥的日子很瀟灑,但誰苦誰自己知道。”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的……對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說對吧,廖小哥。”
廖琪被江勝利的話拉回現實,他迷濛著點頭,“嗯,是。”
江勝利沒聽出廖琪話裡的敷衍,嘆了口氣接著說道:“都說孩子的教育在父母,言傳身教是必須的,但是父母哪有那麼大精力。就拿我自個來說,每天回去孩子都睡了,走的時候孩子還沒起,一天到晚在外邊跑,可能只能賺到要交給公司的份子錢。腳痠腿脹都是常事兒,你說哪有什麼機會教導孩子。唯一的休息日,可能就是生病的時候,但是生了病份子錢也得交啊。這是普遍現象,不能跟人那些達官貴人相比。”
廖琪聽出江勝利話語中的酸楚,試圖安慰道:“他們家裡的孩子,也不一定就幸福。”
然而這句話聽上去,卻是軟綿無力。江勝利斜著頭看了眼後視鏡,而後迅速看向正前方,喃喃道:“唉,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耗盡了所有力氣了。”
他們不努力麼?當然不是,只是他們的眼界或者能力在此,除了按部就班的維持現有生活,別無他法。拋棄現有生活去拼,需要的不單單是勇氣……
廖琪想:可能不知道多少個夜晚,躺在雜亂狹小的出租屋內,他們都在想,要是能掙大錢就好了。
江勝利的話像是一把刻刀在廖琪心頭重重劃了一刀,他盯著這個看恭的起來有些頑劣不成年男人,許多話說不出口,只得壓在心口,保持緘默。
這一路時間很長,路程卻又像很短。當車子停在連雲小區外時,廖琪還渾然不覺。江勝利喊了幾聲,才見他回過神來。只聽江勝利對廖琪說:“你到了,廖小哥……其實,我沒我說的那麼壞。”
廖琪怔了怔,他不太清楚為什麼江勝利會在意他的看法,但還是朝著他微笑著點點頭,平和的說道:“嗯,我知道。”
從錢包裡拿出一張百元的紅票遞給江勝利,廖琪用一種貌似命令的語氣說:“車費加情報費,就這麼多吧,多了我也不會給。”
說完,不等江勝利有什麼反應,推開車門下了車。車門關上的那一刻,江勝利才回過神來,盯著手裡的鈔票,半晌,臉上才露出一抹笑容。看著廖琪的身影消失在小區內,江勝利利落的掛擋,給油,計程車駛離連雲小區,朝著下一個不知何處的起點而去。
廖琪緩步朝著B4棟走去,路上他一直在想剛剛江勝利所說的話。苦澀、卑微、無奈……在這萬般情緒中夾雜著的,竟還有一種廖琪無法拿捏的情感。
他想起爺爺失蹤前一週,看著他時雙眼滿含的情愫。那是種不捨,還有虧欠。對,應該就是這樣。
為人父母的,誰人不想給自己孩子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都希望別人家有的,自己孩子也有;別人家沒有的,自己孩子也有。這是種希冀,更是份無可奈何。
廖琪在小區裡看過了太多,他們就是這偌大國家最普遍的存在,是在各個角落裡的剪影。他曾在某個晚上跟許靜在樓下散步時聽到有人談論:現在的孩子,才上幼兒園竟然已經知道攀比了。
“是啊,我家孩子回來後跟我說,他的壓歲錢是班裡最多的,可是在班裡神氣了好一陣呢。”
“還說呢,我姐夫那麼一個古板又古老的人,竟然都會說出什麼,這是孩子自己的壓歲錢那種話。”
“現在啊,養個孩子確實太難了。跟我說海上市都看厭了,玩膩了,要去京市的歡樂谷玩,到三亞去看海呢。沒辦法,班裡同學有去了的,說特別好。”
“就連麵條都比家裡的好吃,計程車都比海上市的跑的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