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看著大家,大家也看著張浩。
激動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堅定和不屈。
天元星文明的崢嶸歲月,才剛剛開始。說句恰當的話,現場的每一個,都是打天下的‘一代’。
從最初的矇昧一路走到今天、甚至間接參與到兩個大世界的爭鋒中,大家越發的堅定走下去、走出去的決心。
走下去,是繼續發展科學工業的核心,並儘快促成自己的高手——就目前情況看,大羅金仙是必須的。
還有就是走出去,目前走出去的方向,就是鯉魚星雲。
從十多年前開始,大家就在策劃鯉魚星雲的探索,但當時的技術不行,問題很多。尤其是想要探索那遙遠的外星空,對將士的心理考驗極大。
不過現在嘛,經過十多年的準備,一切都應該差不多了。
張浩等天元星文明高層的會議,進行了半個月的時間,雙方就方方面面做了詳細的溝通、梳理。
這一次探索,是整個天元星文明的延續,是希望和遠方,再如何小心都不為過。
然後大家終於開始檢閱艦隊了。
鯉魚辦利用十多年時間打造的探索艦隊,耗資巨大;艦隊組建後,並不是待著不動,而是不斷出動、探索。
艦隊分為三個主體部分:
大洋集團載人艦隊,艦長、副艦長,分別是沈明海、黃曉霞,技術總監趙大河;
天元星文明聯合國載人艦隊;艦隊總負責人是舒本楠、陸軒羽,技術總監張傑;
以及大洋集團無人艦隊;無人艦隊,是永恆負責;更具體的說,是永恆手下的雷霆、霸天負責。
大洋集團的載人艦隊還有一個小尾巴——江南傭兵團,社會上的能人異士被安排在這裡。
艦隊的總負責人、也就是軍事統帥,一直到現在才終於確定。
在這之前,鯉魚辦的總負責人是黃文天,然後還有高達尚、王瑞陽。三人共同協商,沒有誰一家獨大。
不過因為大洋集團技術優秀、加上大洋集團比較強盛,所謂的協商就是黃文天一個人懟上高達尚、王瑞陽兩人也綽綽有餘。
高達尚、王瑞陽也想將西盟拉入陣營的,但現在的西盟實在是有點不夠。這些年來,西盟方面已經徹底淪為一個服務行業了。
話說當年天元星文明發展起來的時候,西盟、也就是當初的河圖世界本身就接觸科學技術較晚,導致根基不足。
後期更是一步差步步差,最終,現在的西盟方面已經放棄研究高精尖技術,轉而提供服務。沒有了技術,也導致西盟漸漸失去高層的話語權。
不過事情已經如此,再想改變就幾乎不可能了。現在的西盟內部成員,早就分散開來、加入了不同的陣營,要麼東盟、當初肥土之洲為主的勢力;要麼是玄黃集團,要麼是倒向大洋集團。
好吧,扯遠了。總之這不過是天元星文明內部的發展和調整。而且暫時看來這個變化很合理。
總之會議上將所有的問題梳理後,張浩一行來到鯉魚辦的軍事基地。
漆黑又璀璨的星空中,三支浩浩蕩蕩的艦隊呈現半圓形,將鯉魚辦的基地包圍。
最近幾年時間,天元星文明幾乎將大半的力量都用於建造這支艦隊;大洋集團方面的巔峰技術,也大多對這裡開放。很多實驗性質的技術,都在這裡完成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