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一念動,萬物滋生。
“一念之間”便是“萬物”所在。
它存在於不存之處,用一種更簡單的說法,即“世界罅隙”。
整個世界本就處處是玄機,看得見,看不見,摸得著,摸不著,上一瞬在地,下一瞬在天。
所以要找過去,就得有用以定位的“路引”。
其實在仙界典籍裡,久遠前的記錄中,“一念之間”一直是個荒蕪之地。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就與世道一起在變。
陳舊的資訊也該變了。
一起踏入“一念之間”的那一刻,卓無昭並沒有在天生我材的臉上看見太多別樣神色。
遠不如在看到他掏出兩張“路引”時表情精彩。
“同行相遇,路引就可能一張變兩張。”
卓無昭給的理由很充分。
天生我材並沒有追問。
適當放過,有時候也是一種屬於仙裔的慈悲。
——對他們自己的慈悲。
眼前,珠燈亮如白晝。
從下往上,以二人所在圓壇為中心,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格子”堆疊往上,以不規則的間隔和走勢,通往天頂。
可這裡永遠沒有天。
“格子”與“格子”之間,有的搭了橋,有的系一根繩,有的浮一排釘,還有匍匐著打瞌睡的獸,要來去,憑的是自身的本事。
“這裡變化很大。”
天生我材忽然開口,二指拈住路引一展,一副由微光構成的導路圖便憑空顯現。
寶塔狀的圖示上大略標明瞭每個“格子”的營生,有幾家幾十家被圈起來,飛了條線出去,在空餘處記了些區域概述。
比如某一個圈裡更多藥鋪,某一個方塊裡更多靈寶,某一個蛇形角里樂趣滿地。
當然,還有一些是不會被標記在上頭的。
天生我材也只是掃視一遍,就拂散了圖觀。
看著他如此熟練,卓無昭倒覺得省心。
“我還有事需要處理,就不陪天生公子了。”
這藉口很簡單,但管用。
天生我材徑自一掠,不出意料地往藥材格子方向去了。
從背影動作上……看不出太多底細。
卓無昭收回目光,片刻,身形不見。
掛著石牌的第八十八層之上,是一座“樓格子”。
四四方方,圓角,三層帶閣樓。
迎客的是一幅旌旗,張牙舞爪地寫著四個字:“可以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