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一場春雨毫無徵兆的籠罩了雒陽大地。
劉辯站在德陽殿前,仰頭看著雨滴在屋簷下垂成一面珠簾。
如黛的遠山籠罩在一層霧濛濛中,隱約可見點滴翠綠。
“還真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眼中的盛景,讓劉辯情不自禁的詠出了這首傳世名作。
尤其是當他站在這百年宮殿下,遙看清明春雨的時候,分外的應景。
將案几擺在簷下,正埋頭翻越奏表的荀攸聞言不禁靈魂一震,他口中喃喃重複了一遍,神色激動的立馬提筆就抄。
“雖不似舊制,但卻意境悠遠,讀之令人如沐春雨般清新自然。”荀攸低語著,臉上滿是震驚之色,“此詩足以流芳百世!”
他好像又發現了皇帝的一個過人之處。
雖從未在人前顯露,但張口便是千古絕唱吶!
短短四句,形制不同尋常,內容更是不同尋常。
他剛要開口請教,遠處的宮門下,忽有衛士頂著細雨疾步而來。
“啟稟陛下,皇甫將軍率軍還朝,已至夕陽亭!”
衛士在雨幕下高聲呼道。
劉辯如電一般的目光,瞬間從天地間收回,振奮喝道:“擺駕,朕要親出平城門,迎一迎我大漢精銳之師凱旋還朝!”
“唯!”
淅淅瀝瀝的小雨,在劉辯走出皇宮之後,忽然間大了起來。
雖不是狂風暴雨,但也到了中雨的地步。
一身鐵甲,威儀逼人的劉辯,給老天爺是一點面子都沒有給,頂著雨幕策馬狂奔。
而今日很罕見的,不管是荀攸,還是其後率軍而來的曹操、英林都沒有勸諫。
所有緊隨在皇帝的身後,策馬於雨幕中狂奔。
夕陽亭下。
皇甫嵩看著那座拔地而起的木樓,嘖嘖稱奇。
“我這才不過數月未歸,這都快不認不出來,這竟是夕陽亭了。”皇甫嵩笑著打趣道,“六層的木樓實屬罕見!”
早就接到驛站傳訊的張雄率人守在道旁,拱手說道:“敢教太尉知曉,這座六層木樓,是夕陽客棧,也是雒陽城外第一座驛站,是陛下親自下旨督建的。”
“客棧裡早已為將軍準備好了一切,還請將軍入內暫歇,用點酒水。”
皇甫嵩一聽是皇帝親自下旨督建,眼中光芒更甚。
大漢朝的變化,住在雒陽城中的人可能感受不是很清晰。
可他這一路走來,卻感受的無比直觀。
從京兆尹至弘農,曾經荒蕪的官道旁,如今已全是綠油油的田野。
冬小麥在這一場春雨中,長的很是歡快,看的皇甫嵩也心生歡快。
“走,我們先歇一歇,再入宮覲見陛下!”皇甫嵩爽朗說道。
眾人剛走了沒幾步,忽聽遠處官道上戰馬嘶鳴,密集的馬蹄聲猶如悶雷一般。
傘下的眾人齊齊駐足,扭頭朝著聲音的源頭看去。
只見一道黑色的洪流在雨幕中疾馳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