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武昭儀一身戾氣,從她的面相裡看她已經沾了不少人命,雖然那些人命都是曾經暗害過她的,可她下手狠辣,不留任何餘地,這樣滿手血腥的人此時卻笑的柔和溫潤,彷彿只是一個單純無害,毫無心機的新嫁婦人。
李兮若被這樣的武昭儀弄的心間一抖,不由自主的想到不虧是古今唯一的女帝,這心機當真不一般,若非自己懂的看面相,根本看不出武昭儀那滿手的血腥和辣手無情。
李兮若能看的出李治是真的愛武昭儀的,看著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柔情,一旁黑著臉的王皇后,他甚至沒有正眼看一眼,相傳極為得寵的蕭淑妃只咬牙切齒的盯著武昭儀敢怒不敢言。
她微微嘆氣搖頭,別說王皇后那個從王家出來,沒什麼腦子的女人了,就是換個宮鬥技能高的,到了這位武昭儀手下只怕也活不了多久,這可是未來的女皇啊。
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好嗎?這位不僅是在後宮這一畝三分地上混的好,還把滿朝文武都鬥翻了,推翻了李家的統治,將大唐王朝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被後世譽為功大於過,一代明君的女皇啊。
歷史上,就是男子,有幾個能被譽為明君的?這王皇后和蕭淑妃明顯運氣不好,跟武皇帝爭男人,找死的最佳途徑啊。
李兮若請完平安卦轉身就要離開,以前參加宴席那是等著師父跟太宗皇帝嘮嗑結束以後一起走,現在師父不在,她完全沒有再在這裡浪費時間的意思,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回去多煉兩爐丹呢。
只是她這邊才起身,挺著大肚子的武昭儀娘娘就緩步走了過來,臉上帶著柔柔的笑意,竟然要屈身給李兮若行禮,這可把李兮若嚇了一跳,她慌忙避開這一禮,道:“娘娘這是做什麼?微臣受不起娘娘這一禮。”
若是別的妃嬪,這禮受也就受了,可這位武昭儀是未來的皇帝,是她以後的衣食父母,太史令府上的一切開銷還得皇家負責,她可不能得罪了。
武昭儀斂去臉上的笑容,面上表情鄭重起來:“太史令曾兩次救本宮性命,若無太史令,本宮早死了兩次了。再者,若無當初太史令請醫送藥,本宮此時身體受損,也未必能有這孩兒。本宮的禮太史令當的起。”
武昭儀這番話,一則是真心感謝李兮若的兩次救命之恩,二則是想透過報恩的藉口跟李兮若拉關係。她出身寒門,又是侍奉過先帝的,身份尷尬,無依無靠,全憑李治的寵愛。
若是能拉攏李兮若,日後有了李兮若這個太史令作為臂助,她日後的路可以好走很多。且看之前李兮若三番兩次救自己性命,應該對自己觀感不差。
卻不想李兮若只是搖了搖頭,道:“不過舉手之勞罷了,娘娘日後貴不可言,我確實當不得這一禮。”
她並不想跟武昭儀牽扯太多,敷衍兩句後轉身又要走,只是走出兩步後似乎想到了什麼,腳步頓住,轉身道:“此藥可保娘娘平安生產。”說著從身上掏出一個玉瓶遞給武昭儀。
武昭儀盯著李兮若緩步而去的背影,眼中晦澀難明。她年少與李兮若相識,如今過去多年,她卻依然看不透李兮若這個人。
她能感覺的出李兮若對自己並無惡感,不然也不會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贈給自己保命的玉佩。更不會在太宗皇帝和她師父想殺了自己時站出來保住自己,還不要錢一樣給自己身上用好藥,讓她的身體傷好之後沒有半點損傷。
可她卻又處處躲著自己,不想跟自己牽扯上任何關係。她明知道自己的命格的,知道自己很可能是未來的帝王,她卻並不稀罕自己這個帝王。那她救助自己,到底是為什麼?只是一時好心?
她雖然跟李兮若算不上熟悉,可也清楚李兮若不是那種濫好心的人,相反,此女心性涼薄,除了她心裡真正在意的人,別人的死活她根本不會放在心上。而想走進她的心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她垂下頭看了看手裡的玉瓶,微微一笑,她要的是什麼,遲早會知道的,她們以後打交道的機會還多著呢,總能試探出來。
這個人,可真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