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丘這一世父親名為李修志,大離臨通郡一帶有名的商賈,生意遍佈小半個臨通郡。
行商難免要打通關節和各地官員交好。
李修志認識的官員頗多,再加上是本地豪商,揚城縣令也需給幾分薄面。
如果郭老頭所說是真,妖怪一事定然不會讓尋常百姓知道,甚至哪怕只是人死得太多未免造成百姓恐慌可能也會封鎖訊息,憑李修志的面子打聽是否是妖怪行兇很難,但死沒死人、死了多少應該不難。
馬車很快來到城北,車輪碾壓殘雪的聲音消失不見。
這裡居住的全部是富貴人家,道路被僕役打掃得很乾淨。
一座座宅子佔地寬廣,目光越過高牆可以看見院內富麗堂皇屋簷上翹呈飛躍之勢的亭臺樓閣。
馬車緩緩停在一座有些古舊韻味的宅邸前。
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書李府二字。
門前兩座石獅子雕琢精細,栩栩如生,大氣威猛,鎮宅護院。
李家並非在李修志這一代才發家,而是世代經商,幾代前就已是大富之家,這座宅邸乃是李家祖宅。
李丘和李四下了馬車,正要往進府。
另一側宅邸後門方向,駛來一輛馬車,在門前緩緩停下。
簾子被掀起,一個二三十歲的男人,面白無鬚,氣質儒雅,身穿儒生袍服,披著白狐裘。
“大哥。”
李丘轉身問好。
“大公子。”李四恭敬叫道。
李修志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名叫李濟,出生時被李修志寄與厚望,希望能讀書做官,走入仕途,光耀門楣。
這也是幾代經商的人家一般都會有的期望,商人看似風光享受,實則地位低下,被世人所鄙,都想讓後代改變出身,而想改變出身,唯有讀書出仕。
李濟自小飽讀詩書,經綸滿腹,為人儒雅謙和,前兩年已考中秀才。
二子名叫李平,比李濟晚了七八年出生,小兒子一般受到的疼愛比大兒子更多,李修志不求二子有多大出息,只希望其能一生平平安安就可以。
李平即是投胎轉世的李丘。
一家人希望都寄託在李濟身上,毫無疑問對他很不公平。
但李濟沒有半點怨言,自小很疼愛李丘這個弟弟。
馬車裡,李濟問道。
“二弟,從何處回來?”
“回大哥,去茶樓聽了段書。”
“想要聽書,可以把說書先生請到家裡,正是寒冷時節,最好少出門,馬車一進一出,一冷一熱,很容易染上風寒。”李濟皺眉。
“是,二弟省得。”李丘拱手。
“大哥,這是要去哪裡?”
“去買幾本書。”
說罷,李濟放下簾子,馬車往一邊駛去。
上街買書對李濟來說是常事。
李丘點點頭,轉身和李四進了宅子。
給李四拿了些銀錢,以作打聽事情的敲門磚。
李四拿了銀錢,出府往衙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