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國,欒宮。
原本十數年無人居住破舊不堪的欒宮,經過妥善的打掃和修葺已煥然一新。
一間寬敞的殿房中。
剛登基為國君不久的梁閭,在一旁執禮而立。
李丘盤坐在床榻上,面露思索之色,眼中隱秘閃過一抹喜意。
就在早上,朱國使臣覲見,請求欒國能夠看在兩國相鄰、素有交易往來的份上,派出強者援救朱國,欒國有任何要求,朱國都無不應允。
使臣所用的詞十分嚴重,居然不是援助而是援救。
梁閭在朝堂上詢問事情原由。
原來是雍國大軍壓境,欲要進攻朱國。
雍國是北方諸侯國之中最為強大的幾家諸侯國之一,實力甚至放在南方諸侯國中也不算弱。
而朱國只是一個小國,實力莫說和雍國比,就是和之前的欒國比也遠不如。
雍國若想覆滅朱國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如今雍國大軍壓境,朱國怎麼能不急。
雍國和朱國兩國相距甚遠,以往未曾有過仇怨,朱國也不敢去主動招惹雍國,這次雍國如此大動干戈,主要和新繼位不久的雍候有關。
這個新繼位的雍候,就是李丘曾刺殺的雍國司空允離的弟子公子渠。
當時雍國幾大公子爭奪國君之位,公子廉僱傭李丘刺殺公子渠之師司空允離,希望剪除公子渠在朝堂上的力量,從而失去繼位國君的可能。
李丘如公子廉所願刺殺了允離,但最後依舊是公子渠得到上一代雍候的看重繼承了國君。
公子渠繼承國君之位後,幾大公子怕被公子渠清算,紛紛出逃雍國,跑到其他諸侯國中躲避。
這種情況在這個時代屢見不鮮。
君位的爭奪從來都是血腥殘酷的,勝者享受一切,敗者性命不保。
如果哪位公子的母親是他國的公主或貴族,就能跑到他國尋求母家的庇護,他們便能接著過貴族子弟錦衣玉食的生活。
可若公子的母親是本國的貴族出身,那便只能跑到其他諸侯國隱姓埋名。
委託李丘刺殺允離的公子廉便是這樣,沒有強大的母家的庇護,他只能逃往其他諸侯國隱姓埋名。
逃到其他諸侯國後,公子廉十分不甘就這麼失敗,明明到最後國君之位幾乎已是他的囊中之位,不但他是如此認為他人也如此認為,為何最後會發生驚天逆轉!
另外他也對自己僱傭刺客刺殺允離致使公子渠差些失去國君之位一事感到不安,公子渠一定不會輕易放過他,一定會派人尋找他,報復他。
所以他決定先下手為強,只要能殺死公子渠,他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次他沒有再僱傭刺客刺殺,主要他也負擔不起僱傭能刺殺公子渠的刺客所要耗費的酬勞了。
他未出逃雍國之前,曾在雍宮之中安排了自己的人,秘密叫那人在公子渠的飲食中動手腳,想要無聲無息的將他毒死。
但可惜最後事情敗露,功虧一簣。
差些被毒殺的公子渠勃然大怒下令嚴查,最終順著這條線最終查到公子廉藏身在朱國,於是有了雍國大軍壓境朱國一事。
公子渠也就是雍候派出使者向朱國下令,限時三天之內找出公子廉然後將其交出,否則破國屠城!
剛當上國君沒多久就差些公子廉的人毒殺,新仇加上舊恨,雍候憤怒之極喪失了理智,不顧怎樣也要殺死公子廉。
這件事中朱國十分無辜和倒黴,可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他們和公子廉又不是一夥的,也沒試圖包庇公子廉,結果因為公子廉而獲罪,這是一件多沒道理的事情。
朱國數次派人想求見雍候,但都被拒之門外,最終好不容易見到,雍候也是油鹽不進,什麼話都聽不進去,當場發怒,再次強調讓朱國必須在三天之內找到公子廉,否則勿謂言之不預。
朱國終於明白過來,試圖和一個正在氣頭上的人講道理,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朱國只能一邊封鎖全國在國中搜尋公子廉的蹤跡,一邊派出使者來到欒國希望能夠得到援救。
欒國就在朱國邊上,朱國很清楚欒國之中最近所發生的事情。
所謂希望欒國派出強者援救,其實就是想懇求李丘出手相幫。
畢竟欒國除李丘外,哪還有什麼像樣的強者了,皆是吳範兩家逆賊的人,都讓李丘誅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