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戴神情逐漸變得扭曲,雙拳緊握,眼中流露出強烈的不甘和怨恨。
諸侯之子分為嫡出和庶出,嫡出就是諸侯夫人所生,庶出就就是諸侯的妾姬所生,相比較嫡出而言,庶出一般地位低下,不受待見。
但即使是庶出,他們的母親也都是貴族血統,最次也是哪國的公主。
庶出況且地位低下,又何況沒有姓名的侍女之子,公子戴受到的歧視可想而知。
“若不是那些自視血脈尊貴的大夫。”
“現在坐在尤宮朝堂大椅之上,身穿冕服號令群臣的本該是我!”
公子戴神色怨懟的說起一段宮中秘聞。
十數年前,幾位尤國大夫聯名曾向老尤候勸諫不要過分寵愛公子戴。
“我們聽說父親愛兒子,就應該對其嚴厲要求,教他遵守禮法,恪守大義,而不是一味寵愛,任由其心意,那樣很容易讓其變得驕奢淫逸,目無禮法道義。”
“禍患常積於忽微,國君對其那樣寵愛,其實是在養患,您對其的寵愛,與其身份根本不符合,這樣將來難免會養成禍患。”
“待哪位公子即位後,公子戴隆寵不再,地位待遇驟然下降,其心中很容易怨恨生出不平衡,到時發生什麼事很難說。”
“同樣的道理,其他幾位公子不論嫡庶皆是他國公主之子,血脈和身份遠比公子戴尊貴,卻受到您的冷落,給他們的寵愛少得可憐,這也很不好。”
尤國大夫們話裡的意思,其實就是說公子戴是侍女所生,地位卑賤之極,根本不配讓尤候那麼寵愛。
待尤候死去之後,其他公子即位,公子戴地位和待遇驟然下降,其心中怨恨不平之下,很容易起兵反叛,到時於國家不是一件好事。
請尤候減少對公子戴的寵愛,與其疏遠,讓其地位和待遇,恢復到和身份相應的程度。
同理,尤候也應該給其他公子寵愛多一些,給他們應有的和血脈身份匹配的地位和待遇,他們才不會對你這個偏心的父親生出怨念。
當時尤候聽了尤候大夫們這番話若有所思,許久沒有說話。
尤國大夫們以為尤候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心滿意足的退去了。
尤國大夫們的話,對尤候的確如當頭棒喝,只不過是從另一種角度……
第二天,尤宮朝堂上。
尤候提出一個提議,讓朝堂一片譁然,大夫們臉上神色跟見了鬼一樣。
他提出要立小兒子公子戴為世子!
尤候覺得大夫們說得對,他給公子戴和身份不符的寵愛,的確很不好。
所以他決定,要提高公子戴的身份,讓其身份符合自己對其的寵愛程度!
什麼庶子和嫡子,都沒有世子的身份尊貴。
世子便是下一任國君,那麼得到他再多的寵愛都正常,有再高的地位和待遇也不為過。
尤國大夫們紛紛對尤候這一決定表示抗議和反對,甚至一些大夫表示,尤候選一個血脈卑賤的侍女之子,當他們的下一任國君,是對他們的極大侮辱。
如果國君不更改這個決定,那麼公子戴即位那一天,便是他們頭撞殿柱、血濺朝堂之日!
尤候想得很好,對公子戴的寵愛非同一般,但他妄想違背數千年的禮制,明明有嫡子在世卻選擇庶子尤其是一個侍女所生的庶子繼承大位,遭到了朝中所有大夫的激烈反對。
之後幾番提議和試探都是如此,甚至已有幾位大夫當場撞死在朝堂上。
他怕堅持下去,恐會引發政變,只能不了了之,最終將國君之位傳給了長子公子宛。
“那些所謂的貴族大夫,連父親更愛哪個兒子都要管,致使本屬於我的國君之位,落到了大兄頭上。”
公子戴目光冷芒閃動,怨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