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劍晨所想,唐玄宗自安史之亂戰事吃緊後,幾乎就沒離開過這座皇宮中最大的宮殿,無論是尋常飲食起居還是批閱軍機奏摺俱都在這大明宮內進行。
這日也是一樣,蜀山劍主走後,唐玄宗慢慢又被如雪花般飛來的無數戰事吃緊的奏摺所淹沒。
可與往常不同的是,他的眼神,乃至整個人的氣勢,卻與蜀山劍主來時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切皆因蜀山劍主臨走時對他說的八個字: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開元盛世已經持續了太久,在唐玄宗的治理下,大唐天下大治,國力空前強盛,也由此大唐皇朝進入了前無古人的全盛時期。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大唐上上下下,上至玄宗皇帝,下到任何一處邊疆小吏,都沉醉在這盛況空前的盛世皇朝中,如此豈非正合了蜀山劍主所言之物極。
而安祿山與史思明的叛亂似是燎原之火,轉眼間便焚盡了大唐江山各處,如此來勢洶洶之勢,正也合了必反之意。
在安祿山的鐵騎下,已經過了很久太平日子的大唐軍隊全然反應不及,半月不到,已然丟了大唐半壁江山,甚至此時就連一國之都的長安都岌岌可危,朝中大臣已經不止一次向唐玄宗提出,暫時先將京師遷到洛陽,以避安祿山之鋒芒。
唐玄宗斬了那個提出建議的大臣。
遷都,因為安祿山而遷都,這無疑是對唐玄宗的一個莫大恥辱,若真的遷都洛陽的話,那豈不是說,他唐玄宗,作為大唐天下權勢最大的人,怕了安祿山?
那樣一來,本就士氣低落的大唐將士們會更加喪失鬥志,京師好遷,可丟失計程車氣,又要用什麼來找回來?
然而唐玄宗卻也不得不承認,以眼下的形勢而論,遷都,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他之前心境黯然的原因所在。
曾經盛世的大唐,竟然在安祿山的逼迫下,連一國之重的京師之地也保不住,這讓唐玄宗如何去面對龍陵中長眠九泉的列祖列宗與各位先皇始祖?
否極,大唐天下已經從高高在上的九天之上,一路墜落到無底深淵的九幽之下,如此落差怎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情勢已經嚴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若非蜀山劍主臨走前的那八個字,唐玄宗恐怕自身都將要崩潰。
泰來!
此時此刻,令他眼神越來越明亮,整個人氣勢越來越拔高的,就只這兩字。
他要看看,蜀山劍主口中的否極泰來,這泰來二字,將會如何從如此絕境中升騰而起!
可是現在,他卻不得不放下批閱了一半的奏摺,揉了揉眉心,苦笑了下。
因為在他的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個人。
顧墨塵。
用無邊森寒的神情出現在唐玄宗面前的人,正是顧墨塵!
“你……捨得回來了?”
唐玄宗將硃砂筆放回硯臺上,不著痕跡地揮了揮手,大明宮裡若有似無的沉重壓力瞬間為之一輕,就連顧墨塵深皺著的眉頭也微微挑了挑。
“怎麼,不歡迎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