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潤夫婦便立即陷入苦惱:封子媚不可能一輩子都在他們家做保姆,要是封子媚不在這兒幹了,張青山又結不了婚,到時候該如何是好啊?
當時才剛剛結婚嫁人的張雯卻打著哈哈開玩笑,說這還不簡單,讓子媚嫁給大哥不就行了嘛,啥問題都解決了。
張德潤夫婦眼前一亮,但很快就陷入黯然:
因為當時封子媚談了個物件,況且這僅是他們一家單方面的想法,人封子媚有手有腳、身體健康,怎麼會看上一個智障人士呢?要她照顧一個智障人士自然沒啥大問題,但要她和一個智障人士結婚,恐怕擱誰都會撂擔子不幹。
因此,讓封子媚和張青山結婚這樣的想法,他們也就想一想而已,並未真正期待這樣的想法能變成現實。但他們至少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
度日如年了大半個月以後,封子媚終於要回到張家繼續工作了。
但她這回回到張家,並不是單獨一人,而是帶來了自己的父母。父親的病雖然有所好轉,但她仍然不放心,所以決定讓父親到沙市的大醫院去看看,至少再做個全面檢查,母親也隨同一道過來。
張德潤夫婦提前從封子媚那裡得到了這一訊息。愛屋及烏,夫婦二人十分喜愛封子媚,對她父母的到來也就做足了以禮相待的充分準備。
封子媚的父母原本以為就是在女兒東家這裡借宿一宿,誰知道在這個富麗堂皇的家裡卻被當成貴賓一樣接待,在眼界大開,對張家的財富羨慕不已的同時,更對張德潤一家極具好感,認為張德潤夫婦待人誠懇、為人和善,毫無頤指氣使、令人不適之感。
當天夜裡,四位老人坐在一起閒聊時,自然而然談到了子女的婚姻大事。
當張德潤唉聲嘆氣地說出張青山因為智力問題難以談到物件,並對此表示十分擔憂時,封子媚的父母卻主動表示可以將女兒許配給張青山,還說封子媚現在談的那個物件不務正業,有手有腳卻成天在村子裡遊手好閒,子媚和那小子是青梅竹馬,所以在不懂事的時候就對他產生了男女之情。
那小子做鄰居可以,和子媚做朋友也可以,但要子媚和他結婚,老兩口打死都不同意。
這回封子媚回到老家時,父母再次勸她和物件分手,封子媚這幾年在城裡打工,隨著眼界不斷開闊,心智也成熟了不少,知道談物件結婚不能只有感情,關鍵還得看對方靠不靠譜,值不值得讓自己託付終身,但物件的表現實在難以讓人滿意,因而有了分手之意。
再則,張青山雖然是個智障,但是沒有攻擊性,說白了就是在智力上仍屬於一個兒童而已。這樣的人雖然不會噓寒問暖,不會風花雪月,但也不會打老婆,不會惹老婆生氣,更不會在外面沾花惹草啊。更何況,張青山還長了一副好皮囊。
當然,你老張家不差錢,封子媚如果嫁給張青山,至少不用為吃飯穿衣發愁,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此外,封子媚在老家時,就偶爾會念叨張青山,說她不在東家這裡,也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照顧好他。所以,以封子媚父母來看,封子媚倒也並非完全不能接受張青山。
封子媚的性格也極為溫順,
無論在什麼事上,對父母的話都能聽得進去,所以只要張家二老同意,然後由封子媚父母出面負責做通女兒的思想工作,封子媚和張青山的婚事十拿九穩就能促成。
張德潤夫婦求之不得,喜不勝收,豈有不同意之理。
於是,兩個年輕人的婚姻大事就這樣被決定下來。
封子媚的父母對張德潤夫婦說了很多理由,唯獨最重要的一點沒說:封子媚如果嫁給張青山,以張德潤的作派來看,肯定會給親家一大筆彩禮。有了這筆彩禮,老兩口就能在老家蓋大瓦房,還能給小兒子張羅親事,這樣的生意穩賺不賠。
說到做生意,張德潤算是其中翹楚,生意場上形形***的人自然見過不少,尤其善於洞察人心,對於封子媚父母的真實想法,未必不能一眼洞穿。
但他即便洞察到了親家內心的小九九,卻也只會淡然處之,不以為意。畢竟,對於他來說,還有什麼比張青山結婚生子還重要?
在封子媚父母的助攻下,封子媚很快就和張青山完婚。
張青山雖然呆呆傻傻不通人情,但誰對他好,他還是知道得一清二楚。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這也是他的處世之道。
再加上張德潤夫婦對封子媚也是極好,因此封子媚在婚後的一段日子裡倒也過得相當不錯。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