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失魂落魄的張遠文如同夢遊一般回到家裡後,精神狀態就一直恍恍惚惚,介於半睡半醒之間。
老劉等人上門後,原本只是想讓張遠文心生希望,然後開口說話,所以隨意捏造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沒想到這個謊言卻歪打正著,讓他認為「王小敏」有可能並沒有騙他,之所以留下紙條離他而去很可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畢竟,「王小敏」在他的印象中,就是這種只要一碰到問題就會選擇瞞著他,然後獨自一人面對。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恰恰說明張遠文迄今都不敢,也不願意相信和他相處了這麼久的女友會是一個騙子,更不願意相信女友留給他的所有甜蜜記憶都是逢場作戲,如同夢中虛幻。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也是正常人的正常反應。這就是所有的「當局者迷」或「戀愛中的男女智商為零」。
老劉和張雯等人即便知道這一點,卻也無意拆穿。對於陷入抑鬱狀態的張遠文來說,讓他相信並寄希望於自己給自己找的藉口,從而幫助擺脫抑鬱情緒的確會有很大的正向作用。
除了向張遠文隱瞞自己的真實姓名,汪小雅還說自己父母雙亡,但實際上她有母親,只不過父母離異,她和母親的關係鬧得很僵,和「無父無母」的狀態差不多而已。
至於她說與哥哥相依為命這一點,則完全是子虛烏有,她根本就沒有哥哥。
此外,根據汪小雅的親生母親所述,包括對社群的檔案調查來看,汪小雅的確就是一個「社會人」,並且有著長時間的放縱和許多的汙點記錄,應該不會一下就突然「改邪歸正」,然後愛上年級不大並且還在上大學的「乖寶寶」張遠文。
相反,封羽這種在社會上「響噹噹的大人物」應該才會是汪小雅心儀的物件。
在孫麗服刑期間,封羽身邊的女人似乎從來就沒有斷過,先是汪小雅,現在又是張巧兒,這還是老劉等人知道的,極可能還有他們不知道的。孫麗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認為封羽很愛自己,並一直都在唸叨著這個男人。
想到張巧兒,老劉便不由自主地抬眼在室內看了一圈,這也是張巧兒的家,但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過她,說不準是和封羽約會去了。
想到這裡,老劉更為疑惑。
從張遠文被騙的過程來看,老劉認為很可能是汪小雅和封羽沆瀣一氣、私下勾結,汪小雅化名為「王小敏」並接近張遠文,在和他確定戀愛關係後,便以種種手段從張遠文這裡騙取錢財。
汪小雅的詐騙手段可謂深諳人性、洞察人心,完全將張遠文玩弄於股掌之間。
她從不主動提錢,卻處處透著自己需要錢,更能讓張遠文心甘情願地掏錢,並且掏錢的金額也是逐步變大,由每個月幾千到過萬,再到十幾萬、三十萬,足足騙了六十多萬,而不是一上來就要六十萬。
更為奇妙的是,汪小雅總能恰到好處地戳中張遠文的內心,讓他在主動掏錢之餘,更對汪小雅愛得死去活來,不能自已。
汪小雅雖然混跡社會已久,但終究年齡不大、閱歷經歷有限,這麼精妙的詐騙手段,肯定不是出自她一人之手,如果再加上一個封羽則完全具備這樣的能力。
從張遠文的敘述當中不能猜出來,封羽極可能扮演了「王小敏」的哥哥這一角色。
同時,張遠文和「王小敏」的相識並非透過網路,而是「王小敏」在張遠文的學校直接找他搭訕。「王小敏」是沙市人,搞個詐騙而已,為什麼非得跑去堰城?還偏偏就挑中了張遠文?
張遠文在學校極為低調,看起來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
家裡明明就在學校外面買了一套房,還安排了一個保姆專門給
他做飯,可同學們卻都以為他只是在學校外面租房住。
即便和「王小敏」確定了戀愛關係,張遠文也始終沒有向她透露過自己的家世,頂多只給自己編了一個子虛烏有的「拆遷戶外公」,但這也是「王小敏」和他有了深入接觸之後的事。
如此種種,都說明封羽和汪小雅就算選擇異地作案,也不應該會盯上看起來並不多金的張遠文。
除非,他們早就對張遠文的家世一清二楚。但從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不管是封羽還是汪小雅,這兩個街頭小混混和張遠文之間壓根兒就是八竿子打不著,完全沒有任何交集,他們怎麼會知道張遠文的底細?
此外,張巧兒和張遠文是一對親姐弟,封羽利用汪小雅前腳詐騙完了張遠文,後腳又和張巧兒搞到一起,這僅是一種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