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因此心神不寧,總感覺要出事,琢磨了大半天以後,覺得自家三姐弟如果被警方一鍋端,都摺進去,家裡老的老小的小,卻連個照顧他們的人都沒有,這肯定不行。
於是,她決定萬一警方對他們三姐弟產生懷疑時,就由她獨自一人扛下所有罪名,包括周小璐和杜鵑的死,這樣就能免除一切隱患或後顧之憂。
但這勢必要和劉招娣、劉靜事先溝通好,並且徹底掌握死者的死亡經過和相關的所有細節、資訊,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口供做到還原案件真相,從而不讓警方產生懷疑。
因此,她把二妹和三弟都約了出來。
當天,劉招娣由於正在運送屍體,所以遲到了很久。在她沒來之前,劉媛媛和劉靜見了面。
劉靜認同劉媛媛「與其摺進去三個,不如只折一個」的想法,但對於將她劉媛媛摺進去這一點卻非常不認同。
他的理由有三:
大姐才是家裡的頂樑柱,我劉靜一個廢人,好吃懶做不求上進,只會造糞,你把我留在外頭,我拿什麼養活家裡的老老小小?賣血,還是賣屁股?
其次,我劉靜已經殺了三個人,再背上這兩條人命實在不算冤。
再則,我和二姐的關係你知道,你要是摺進去,咱們這個家指定得分崩離析。
所以要進也是我進,你得留在外頭。
不得不說,半輩子都沒什麼擔當的劉靜,在這個時候倒是體現出了自知之明和「擔當」精神。
劉媛媛卻很快就反應過來:已經殺了三個人?除了周小璐和杜鵑,你還殺了誰?
事情到了這一步,劉靜認為完全沒有繼續隱瞞自己殺了何雙喜的必要,於是就將這一節合盤托出,甚至將何雙喜親口承認找了兩個人來殺他的事也都說了出來,但卻沒有提及這兩人的姓名和職業。
劉招娣來了以後,對劉媛媛的想法也持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態度,她也認為不該將大姐摺進去,而是認為應該自己進去。
劉招娣的理由很簡單:她覺得周小璐「錯不該死」,對於自己當年一時氣盛誤殺了周小璐一直感到愧疚難安,如果警方因為袁家兄弟而調查到了他們姐弟這裡,索性就由她去認罪吧。
以往對劉媛媛言聽計從的弟弟妹妹,唯獨在這件事上都和她杆上了。
劉媛媛頓時一個頭兩個大,費盡唇舌也沒能將弟弟妹妹說服,卻突然靈機一動:
「要不我們都各自準備一套供詞,警方如果首先查到了我們當中的哪一個,就由他(她)承擔所有罪名,這樣一來,警方在認定找到了真兇
的前提下,就會結案,不會再去調查其他兩個,怎樣?」
這個辦法乍聽之下「公平公正公開」,但稍一琢磨就知道劉媛媛仍有「私心」:警方現在正在調查的是袁家兩兄弟的失蹤,和這兩兄弟有直接關聯的是劉媛媛,如果調查到了他們這裡,大機率首先就會查到劉媛媛頭上。
劉招娣和劉靜又不是傻子,自然一聽就明白了劉媛媛的「良苦用心」。
劉招娣當即就對此表示反對,劉靜在一邊悶了半天,卻突然也給出一個主意:「我們再這樣吵下去也吵不出一個結果,不如抓鬮吧?弄兩張紙條,一張寫個‘用,另一張寫個‘不用,抓中了‘用就用大姐的這個辦法,反之則不用,然後繼續扯皮,想另外的辦法,咋樣?」
這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公開」。
劉媛媛和劉招娣都沒有更好的辦法,不得不答應就這麼辦。
三人當時都坐在劉靜的車裡。
劉靜在車裡一頓翻找,卻只找到一張紙,沒有找到筆,只能下車去了路邊的便利店借用了一支筆。
回到車裡後,劉靜將一隻手掌攤開,露出手心揉成兩小團的兩張紙條:「你們再開啟檢查一下,看看這兩張字條是不是一張寫的‘不用,一張寫的‘用。」看書菈
劉媛媛認為沒有必要,劉招娣卻執意開啟檢查,見兩張紙條果然是一張寫了「用」、一張寫了「不用」,而不是兩張都寫了「用」,這才重新將它們揉成兩團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