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的父親被確診癌症時,尚彪已經畢業,雖然才剛剛開始經營奶茶店,但店裡的生意卻好到爆炸,這讓他腰桿一挺,三言兩語就解決了劉媛媛的人生難題。
「你繼續考研,我管你的學費和生活費,每個月再給你家裡一筆錢,不會耽誤叔叔治病。」
這讓當時的劉媛媛感動得稀里嘩啦,甚至讓兩家大人都一致認為劉媛媛研究生一畢業,他們二人就會結婚。
但事實上,劉媛媛在研究生畢業前夕就向尚彪提出分手,理由是她還想繼續讀博,不想因此耽誤尚彪。
尚彪知道,所謂的「不想耽誤他」,壓根兒就是一個藉口,身為資深海王,他肯定知道「如果想,就有一千個想的理由;如果不想,就會有一千個不想的理由。」
簡而言之,劉媛媛變心了,對他尚彪「不愛了」才是藉口背後的真相。
尚彪更加知道,女人一旦變心,十頭牛都拉不回,與其死乞白賴地做「舔狗」,還不如瀟瀟灑灑地轉身離去。
這麼多年的付出,尤其是經濟上的資助,直到分手,尚彪都沒向劉媛媛吱過半句。
在尚彪看來,他當初做這些都是心甘情願,劉媛媛才是他的唯一和真愛,其他的花花草草、鶯鶯燕燕都是浮雲。愛情和***,他是分得一清二楚的。
不得不說,尚彪雖然是個「海王」,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但在對待劉媛媛方面,至少在她人生最為艱難的時候,曾給予過她最為關鍵的幫助和支撐。
果然,沒到半年,尚彪就從父母那裡聽說了劉媛媛結婚的訊息,新郎也的確很有錢,光是彩禮就給了個8開頭的6位數。
兩家同在一個鄉鎮,這樣的大事自然會傳得人盡皆知。
當然,這些資訊都是透過外人嘴裡獲取,也就是外人對尚彪和劉媛媛這段感情的看法。老劉、歐陽和王星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
尚彪的父老鄉親們都不知道他是個「海王」,他們仨卻知道。
結合「周小璐案」中尚彪的筆錄內容,他們很快就得出一些推論:
雖然李竹道的推測猶如神算,「周小璐案」發生時,劉媛媛自己仍在讀研、父親也臥病在床,自然難以擺脫對尚彪的經濟依賴,但在並未獲取足夠的證據前,周小璐是否果真死於劉媛媛的「謀劃」,或這種「謀劃」引發的意外,暫且不能確定。
可能性較大,偏向於能基本確定的是,當年劉媛媛極可能知道尚彪是個「海王」後,雖然暫時選擇「隱忍」,但也終於「冷靜」下來,開始從利益的角度來審視男女之間的感情。
尚彪的出軌和對愛情的不忠毫無
疑問讓她傷透了心。
既然女人的感情可以用來為自己爭取利益,那為什麼不讓利益最大化?
這樣一來,劉媛媛轉而尋找下一個更加有經濟實力的人作為人生伴侶,也就沒什麼可大驚小怪。
所以,在基本確定自己已經找到「下家」,有了更為堅強的經濟後盾後,才來向尚彪提出分手,也就是為理所當然。
也許是尚彪做賊心虛,也或許二人在分手時,劉媛媛終於不需要再有任何「隱忍」,直接拆穿了他就是個「海王」的真面目,這應該讓尚彪無顏提及自己的「付出」,更無法佔據道德的制高點,從而對劉媛媛提出「還錢」或「經濟補償」一類的要求。
無論如何,拋開尚彪當年真心實意的付出暫且不談,光從他的出軌行為和最終被劉媛媛拋棄的結果來看,他算是佛門「種因得果」一說的生動典範。
「周小璐案」當年重要偵辦人員之一的楊峰從外地出警回到沙市時,就接到了王星關於這起案件的種種彙報。
楊峰一手握著檔案,雙目炯炯有神地看著老劉和歐陽:
「我家住在牛王堆,從那兒到單位來上班,最近的路程得經過博南大學,可我每天都特意繞過學校,寧願多開近20分鐘的車,為什麼?」
「我怕在學校附近會看到奉老爺子,更怕他認出我的車,問我有沒有抓到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