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如果不是真兇,那他又要巧不巧的和這樁案子的受害人有過交集,也被當做嫌疑人審訊……難道,這真就僅僅是一種巧合?”歐陽揉了揉眼睛,一臉疑惑的說。長時間的觀看筆錄影片,讓他的雙眼有些發脹。
老劉一言不發,仍在來來回回的翻看案卷檔案,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看什麼。
“按照你們……李隊的推測,這個王康在2003年6月到2005年7月期間,應當犯下過隱案或者懸案,沙市在這段時間內和王康有關的懸案就這麼一起。但是,從當年的調查結果來看,王康只是一個路人甲。這個……實在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王星嘀嘀咕咕的說。
“是李隊推測有誤,還是說當年辦理這起案子的時候……”歐陽也跟著嘀咕了一句,但是意識到王星在場,立即就將後面的話收了回去。
“如果你們李隊推測有誤,這個王康雖然不是真兇,卻又和這麼一樁懸案有關聯,這個確實有點兒……弔詭。”王星終於想到了一個形容詞,然後繼續說道:“如果是當年辦理這起案子的時候有疏漏,這也不是沒可能。畢竟,當年的技術條件有限,因人為原因讓真兇在眼皮子底下逃走的案例也不是沒有……”
王星乾脆將歐陽的心理話說了出來。眼前的這種結果無非就是兩種情況,要麼李竹道推測有誤,王康不是真兇;要麼當年辦理這起案子的時候有疏漏,王康是真兇。
歐陽身在客場,如果由他說當年辦案可能有疏漏,那就是在打兄弟單位的臉了。王星主動這麼說,則成了實事求是。
老劉忽然停止了翻動卷宗,盯著其中的一張紙上愣愣出神。
歐陽湊過去一看,見是王康談話筆錄的最後一頁。
“有什麼發現?”歐陽問。
老劉指著王康的最後一句話“那個……學姐的朋友,就是石珺,她……我,我7月2日夜裡在玩傳奇時,看到她也線上……”,說:“我在想,王康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歐陽仔細看了看,又想了想,說:“這沒什麼不正常啊。蘇超問他有沒有什麼需要補充,他就補充了這一點,蘇超再問還有沒有什麼需要補充,他說沒有。要說不正常的也應該是蘇警官啊,又不是復讀機,一句話翻來覆去問兩遍……”
老劉搖搖頭,然後調出影片,快進到王康說這句話的畫面,最後按下暫停鍵,極為認真的說:“你再看看當時王康說這句話的神態和表情,再仔細琢磨琢磨,王康當時說這句話,是出於什麼目的,或者說,他是什麼心理。”
歐陽盯著影片,按下播放鍵,來回看了幾遍,仍是迷惑不解,說:“老劉,你就直說吧,你覺得哪裡不對。”
王星皺著眉頭說:“王康這句話,表面上看是在陳述一件事實,但他當時的表情神態有點兒……躍躍欲試,又有點兒……欲言又止,好像生怕自己說錯了一樣。他當時說這句話的目的,或者說他當時的心理,應當是在給石珺作證。他可能是想說石珺不是兇手,又不敢明說,所以就這樣委婉的替石珺作證……”
“對,就是這樣。”老劉說,“問題在於,王康為什麼要替石珺作證,或者說,他憑什麼會主動替石珺作證?”
“這說得過去啊。陳述一件事實,給別人作個證,沒毛病啊。”王星說。
老劉似乎有點著急,情緒略微激動,音量也提高了幾分:“這個石珺和他毫無瓜葛,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又憑什麼這麼做?石珺的口供中,主動為羅浩作證,那是因為羅浩是她男友,這才是人之常情。”
“老劉,你不能因為王康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作了個證,就認為不正常啊。這太牽強了。”歐陽說。
老劉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語氣平和的說:“好。我們從頭捋一遍。這個時候的王康,是個什麼樣的人?”
“性格內向,膽小懦弱。”歐陽說。
老劉點點頭,說:“我們也做過筆錄,也和犯罪嫌疑人談過話。在我們接觸的所有的談話物件中,如果不是我們提問,嫌疑人會不會主動去替某一個和他毫不相干的人作證?”
歐陽和王星仔細想了想,都齊齊搖頭。
“如果當時蘇超問王康,在7月2日當天夜裡有沒有見過石珺,王康再作這一番答覆,那麼我認為這樣才正常。但是,你們剛才也說了,在我們對所有的嫌疑人問話的經歷中,如果不是我們發問,這種主動為一個毫不相干的人作證的案例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基本沒有。這還是所有的嫌疑人絕大部分都不是性格內向、膽小懦弱的人為前提,換成王康這麼一性格內向、膽小懦弱的人,要他自證清白都顯得極為緊張,口齒不清,卻主動為了個毫不相干的人作證,是不是很奇怪?”
歐陽和王星無從辯駁,以預設應對。
歐陽琢磨了一下,說:“你的意思,是懷疑王康和石珺之間有不同尋常的關係?可這和這個案子之間,應該沒什麼關聯。
老劉搖搖頭,說:“王康極可能有社交障礙,要他這樣的人和別人成為朋友會很難。這一點從他的大學同學基本都不怎麼記得他這號人就能看出來。我之前也說過,王康和石珺是兩個毫不相干的人,他們之間的唯一交集可能就是周小璐和傳奇這款網路遊戲。要說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尋常的關係,這種可能性不大,甚至可以說基本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