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猛然道:“為何龐大人未見情況,僅就我一面之言,可將情況剖段的如此深刻?”
賈詡笑道:“我看那曹操也不可和龐大人相提並論。”
龐統馬上嚴肅道:“不可亂言,曹孟德乃是真正的豪傑,大敵!”
呂布也在一側站著,聞言不解,道:“可我們已經和曹操結盟,怎會眼下就認定是大敵?”
龐統笑而不語,繼續道:“如此一來,那張楊就命該如此了。連日來都不敢來攻,本身就已經沒了方向。我給他半個月時間,看他什麼情況。”
多日後,有人來訪。龐統命人召入帳內,一見竟是之前幽州劉虞手下謀士程緒,龐統忙起身迎了過去,訝然道:“程大人怎在此處?”
程緒看到龐統後,安然地點了點頭,握著他的手道:“士元果真會出人頭地,當日我便沒看錯。哎,劉大人亡故後,我便歸隱鄉野。聽聞你拿下司州,又來攻打併州,我便趕路來找。希望能為你所用。”
龐統大喜,忙賜坐,命人端來好酒好菜。程緒道:“我推薦一人,乃原曹操身邊謀士陳宮,字公臺,由於對曹操不滿而辭官。現在寨外等候。”
龐統大聲道:“怎可如此怠慢。”馬上與程緒一同迎到寨門口,只見一人身穿灰衣,年約四十。龐統忙拱手道:“在下龐統,有失遠迎!”
陳宮道:“我乃區區草民,大人實在客氣了。”
時至午時,三人在龐統帳內對酒相談。
龐統舉杯敬了二人,便道:“曹孟德也算是能人義士,為何你棄他而走呢?”
陳宮解釋道:“曹操召集族人回陳留居住,以免戰事殃及。徐州牧陶大人心慈仁厚,本欲與曹操交好,命部下送曹操族人去陳留郡。豈料半路碰到賊人劫殺,曹操親戚全被殺死,只有陶大人的手下一人跑回去報了情況。曹操知曉後認定是陶大人所為,是要他好看。我與陶大人是故交,便接了他書信知悉實情,三番對曹操解釋,可他就是不聽。竟最後揮軍攻打徐州,此時徐州已是戰火燎原,百姓苦不堪言。我怎能不棄他而走,到幽州後碰到了故友程兄,都認為龐大人有救百姓之能,便來投之。”
龐統苦笑道:“何以如此為之,陶謙確實不錯的人品。”其實他苦笑的是歷史的吻合性,雖不是同一個劇情,但主線一模一樣。
陳宮嘆道:“陶大人之仁厚時所皆知。”
龐統忽然想起一事,道:“曹操該沒那麼順利,陶謙手下該有猛士。”
陳宮點頭道:“劉玄德乃漢室宗親,此人手下兵少卻精,該能幫上一陣。”
程緒舉杯打斷道:“敬士元一杯,祝你早日拿下幷州。”
一飲而盡後,龐統才道:“幷州我只可得一半。”
程緒與陳宮同時追問:“為何?”
龐統把與袁紹聯合之事說出。程緒叩擊桌面道:“張楊必亡,只是便宜了袁紹,此人之慾望堪比董卓,對帝位極有野心。”
龐統夾了菜又放下,道:“稱帝的是袁術,為何把袁紹提上,此人最多對河北有心。”
陳宮開解道:“龐大人該看全域性。袁術乃是小兒一個。何以佔了一兩塊地就自稱為帝的?袁紹四世三公,奪得冀州後必然北上。若能拿下河北之地,他可往南窺伺全國,虎狼南下,到時勢不可擋。其若已算到這步,必然是公孫瓚、曹操大敵。”
程緒訝然道:“公臺為何說是公孫瓚、曹操,怎麼不把青州龔景、徐州陶謙算進去?”
陳宮視線在前,卻不是看著龐統,而是落入了無盡的遐想之內。他如同目睹了真相一般淡然道:“公孫瓚乃惡狼一頭,曹操可謂虎豹之輩,龔景、陶謙與其相比如小兒,必不長久。”
龐統咧口吃驚道:“大人真是料事……”他想說料事如神,想了想不可如此判斷,他該以不知原史的態度來回應。便接話道:“真是料事有謀,步步算透,待在下看過袁紹等人步伐,便知大人所言是否準確。”
三人又聊了一番,龐統心中大悅,陳宮之謀可與魯肅、賈詡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