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踏青
寶祐三年(1255)很快就過了一半,不過三個月,在石斌和汪立信的共同治理下陝西的民生漸漸的好轉起來。
如此好的局面眾人都非常高興,也心知肚明汪立信的功勞至少可以佔到六成。如此能幹的官員石斌當然更想拉攏,於是時不常的表示善意。兩人關係更近之後,石斌則不止一次私底下自己誇自己清醒,有識人之明,幸虧將汪立信結成合作夥伴而非立為敵人。賈玲幾人雖然取笑他不知謙虛,但也不多教訓。
河東路的情況雖然不如陝西路那麼好,但在石斌照葫蘆畫瓢的治理之下河東路的局面也很快就好轉起來。這讓石斌一夥無不喜上眉梢,就連汪立信這個外人也是高興不已。畢竟這有利於江山社稷的事情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能達到畢生願望自然是高興不已。
讓汪立信最高興的是,他甚至聽說有些百姓家中都給他和石斌立起了長生牌位,一些富裕村鎮上都為他們建起祠堂了。能有這樣的榮譽是汪立信萬萬沒有想到的,也就漸漸的將宋廷下的‘全力遏制石斌發展’的命令給拋到一旁沒理會了。
石斌對此一開始感覺不可思議,畢竟汪立信這變化也忒大了點,故而一個晚上將賈玲、賽西施和許風幾人拉到一起商量起此事來。
“如今汪立信在治理地方上和我們算是一條心了,也出了不少成績,但是你們不覺得他這變化也太大了點嗎?”石斌疑惑的問道。
“夫君,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賈玲很意外的問道。賽西施與許風也是給石斌投去了很疑惑的目光,明顯無法理解石斌為何會忽然問這麼一個問題。明顯石斌的言下之意是不太相信汪立信的誠意,起了防備之心。
這話也讓賈玲幾人感覺神經一緊,似乎也擔憂起來。不過這擔憂並未浮現在三人臉上多久便消失了,並不約而同的訕笑於石斌,這次包括許風也是如此。
三人的這個反應讓石斌感覺自己或許是在杞人憂天,好日子過久了打算自找麻煩。
“怎麼,難道說的不對?”
“也對,也不對。汪立信確實變化有些大,但是這變化是很正常的,也該如此。若是不如此夫君反而需要提防。”賈玲笑道。“你應該知道如今不少百姓家中為你們立了長生牌位,一些富裕的村鎮都給你們蓋了祠堂吧?”
“知道啊,這有什麼。”石斌不以為然的笑道。在他這個後世來人來說,長生牌位跟一塊木板差不了多少,也就是多了個好的期待;祠堂不過就是點著些香燭的建築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石斌的這個反應讓賈玲三人感覺不可思議,如此高的榮譽居然被他看得那麼不值一提。不知道該說石斌是太無見識還是心胸太大。
無奈的笑了笑,賽西施說道:“我的石大人,看來你是不知道一個人要有多大的功德才能值得我們這些升斗小民為他立長生牌和修建祠堂。長生牌可能你認為就是塊木片而已,很容易做;但是這祠堂可不容易修建花費的功夫可不少,別忘了,他們不過剛剛能填飽肚子。”
賽西施說的這些倒是讓石斌模模糊糊的理解了一些,於是開口道:“你的意思是汪立信知道了這些之後非常高興,故而更加願意支援我了?”
“汪立信雖然沒你這麼多手下,但他也不是孤身一人,這些事情只怕他早就由他的手下稟報給他。汪立信為人謙遜,不過是沒有說出來而已。誰不想青史留名?這雖然還不
算青史留名但也有人為他祈福,這樣的好名聲可是非常難得的,也是他夢寐以求的。”賈玲解釋道。
這回石斌算是明白了汪立信為何如此全力支援自己,為何與自己初到西安時幾乎判若兩人了。如此一來,石斌也非常高興,只期待汪立信會更加支援自己,最後完全投效過來。雖然其中定然有些曲折,但是隻要把握好了尺度和方向,汪立信投效只是遲早的事情。
“夫君是不是想弄清楚汪立信心中究竟如何想,朝廷對他又有什麼新的指示?”賽西施問道。
“這是自然,他雖然在治理地方上肯定與我一條心了,但那是建立在我不反叛宋廷的情況下。一旦我被迫反叛呢?如今宋廷肯定給他的壓力不大,若是加大了壓力他會如何呢?會不會繼續為了民生安定而與我合作?畢竟此中得益最多的還是我。”石斌略帶擔心的說道。
“夫君,你想的可夠遠的。”賽西施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那要麼就請他吃一頓,探探他的口風?要麼從那個見錢眼開的僕從那買些訊息過來?”
這兩個辦法都讓石斌心動,不過希望還有些更好的主意,於是又向賈玲和許風那看了看。賈玲輕輕的搖了搖頭表示無話可說,許風則開口道:“大人,二夫人說得極是,不過卑職認為雙管齊下最好。而且要先讓那僕從將一切都打探清楚才行。請大人不要心疼銀兩,告訴那僕從他提供的訊息越細,你的賞賜越高。”
認為許風說得在理,賈玲與賽西施也是認同,石斌大筆一揮便撥給了許風三百兩紋銀去買訊息。這麼多銀子辦事許風自然高興,賈玲與賽西施則心中暗罵石斌不知節儉。
作為一個辦事利索,頭腦機靈的人,許風很快就給石斌帶回了令他滿意的答案:汪立信如今是日日在衙門加班,就是晚上回府都要辦公。對石斌的誇獎不絕於耳,但同時也有不少遺憾的話語。最討厭的是最近朝廷對他的壓力加大,訓斥他不該太過支援石斌治理陝西。讓石斌感到舒坦的是汪立信暫時沒有動搖。
這些訊息裡有好有壞,也讓石斌意識到了事情的緊急,得儘快與汪立信再次交流,得防患於未然。
一開始石斌還是打算請汪立信吃飯,但是又感覺不合適,似乎起不到最好的說服效果。
“你們說說看,咱們該用什麼方式與汪立信交流,是喝酒,還是品茶,亦或是什麼別的方式?不過我卻是不太喜歡前兩種,感覺太俗套。”
“大人是想另闢蹊徑,起到更好的效果?”許風問道。
重重的點了點頭,石斌又說道:“這是自然。當然,我不反對喝酒與品茶,但感覺這落了下乘,最好有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