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建立於明末清初,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反清復明,因為受到了清政府的鎮壓,洪門漸漸的向國外發展,雖然在內地很少聽到洪門的名號,但是在國外卻是依舊活躍。【更新 】
在國外常受到本地人的欺壓,為了保證自己在異國的地位和利益,他們都漸漸的凝聚在洪門的周圍,形成了一個有組.織的強大華人團體。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化,經濟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洪門也開始漸漸的商業化,漸漸的轉化為一個以商業為主的組.織。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大陸需要龐大的投資,來推進改.革開.放的進度,但是,大陸和國際的關係十分緊張,很難獲得西方國家的資金和幫助。
而洪門這個最大的華人商業團體,跟大陸依然保持著一定的聯絡,再一些愛國人士的聯絡之下,洪門成為了第一個投資大陸的組.織。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大陸就像是一個還未開採的金礦,用遍地是黃金這個詞來形容不足為過,洪門在那個時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也獲得了一筆難以想象的報酬。
洪門就像是一個大的財團,一共分為五個集團公司,這五個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就是洪門的常任理事,他們負責著洪門的發展和安全,也操控著這個龐大的金融帝國。
張偉的祖父名叫張安逸,正是五個集團公司的董事長之一,所屬集團公司的名字叫做鴻鼎集團,旗下有數十家分公司和子公司。
鴻鼎集團公司就像是母公司,在每一家分公司和子公司,都佔有一定數量的股權。或透過契約方式能夠實際上控制子公司和分公司。
鴻鼎集團的母公司就像是決策機構,本身並沒有經營如何的專案,而是去控制和利用旗下的子公司、分公司賺錢,類似於國古代的朝.廷樞。
鴻鼎集團市值大概四萬億人民幣,其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是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母公司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控股,大概市值1.2萬億元左右。
張氏家族在母公司擁有18%股權,也是鴻鼎集團的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擁有12%的 股份。第三大股東擁有10%的股份,剩下60%的股份都是小份額股份。
因為鴻鼎集團沒有上市的原因,股份並沒有對外出售,而是完全被洪門內部所消化,所以在選擇公司董事長的時候。往往是也是由擁有股份的人投票。
張氏家族所擁有的18%的股份,僅僅是所佔母公司的股份,而母公司的市值大概在1.2萬億元,也就是說張氏家族的股份市值2100億元。
當然,想要在國外的生活不容易,必須用有一個強大的背景,而洪門恰恰就是一個龐大的靠山。所以,無論如何張氏家族都不會出售股份。
因為雖然市值僅僅有2100億元,但是,卻控制著市值四萬億的公司。而且洪門一共有五個這樣的集團公司,能夠成為其一個集團董事長,就可以決定和操控整個洪門,而洪門的市值將近二十萬億元。
二十萬億元已經不僅僅是商業價值。甚至有資格轉化成政治力量,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小看這樣一個財團。這股力量甚至可以顛覆一個小的國家。
當然洪門的五大集團公司,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因為集團公司和母公司沒有上市,但是他們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卻有不少在美國上市,很多的國人都可以耳熟能詳。
聽到了田海的娓娓道來,張偉真的是有些聽懵了,要不是他擁有讀心術的能力,甚至以為田海在欺騙自己,因為這些東西他以前根本不知道。
“張總,您還在聽嗎?”看到張偉有些發愣,田海笑著問道。
“哦,我還在聽,你繼續說。”張偉說道。
“張總,我這樣跟您說吧,洪門的整個價值就在五個集團公司,而五個集團公司的命運操控在母公司手,而子公司和分公司雖然市值更高,卻沒有任何的決定權和話語權。”田海說道。
“你的意思就是說,古代地方官員雖然掙錢,但是依然要聽朝廷官員的話。”張偉說道。
“對,我正是這個意思。”田海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所以,鴻鼎集團母公司的股份十分重要,甚至有些人以數倍的價格收購,都沒有人肯出售其的股份。”
“嗯,這個我明白。”張偉點頭說道。
一旦擁有母公司的股份,就有擁有選舉董事長的權利,在洪門內部就擁有話語權,自然也會受到洪門的庇護,這已經無法用價值來衡量了,而更像是一種國際政.治資本。
“正因為母公司的股份重要,而為了讓張氏家族能一直操控集團,您的祖父決定母公司的股份只交給一個人繼承,其他的財產才會均分給三個兒子。”田海說道。
“那我祖父指定股份繼承人了嗎?”張偉問道。
“暫時還沒有,您的伯父、父親、叔父都有繼承的可能。”田海道。
“現在都有誰知道我的身份?”張偉道。
“現在只有老爺子和你的繼母知道。”田海說道。
“哈……這算是什麼情況。”聽到了田海的話,張偉愣了一下問道:“為什麼我父親不知道,反而繼母會知道這件事?”
“這是老爺子的吩咐,我們也不是很清楚。”田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