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潮開始後悔了,就在做出決定不過一個時辰之後他開始後悔了,眼看著敵軍大舉入城,自己是抵抗不住了。西城是保不住了,令狐潮沿著城樓朝著海門方向奔跑,直到來到海門邊上才止住腳步,他抬頭望見了對面東城的守軍。
“放下吊橋!”
令狐潮終於是使出最後一招,西城和東城同時收到訊號開始釋放兩端吊橋。之前已經說過渡州城是一分為二的,兩座城池若是想要貫通成為一體便需要在海門之後的寬闊河道之上搭建能夠透過的吊橋。吊橋同渡州城一樣分為兩部分,西城和東城分別擁有其中一半,釋放吊橋的時候必須是兩座城池同時開始,這樣才能保證兩邊的吊橋釋放之後能拼成一座完整的吊橋。
令狐潮站在東面的城頭朝著城下洶湧的河水望去,在出入海口這個位置河水湧入海中,一直都是萬馬奔騰的樣子,正是因為有了海門的存在,這種磅礴的氣勢才被人為的控制。可是大自然的力量在很多時候不是人力能夠扭轉的,即便是有了海門的存在,在海門之內的這一段河道依舊是桀驁不馴,甚至因為海門的建造導致了河道改道而出現了暗流湧動的不利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吊橋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一旦兩側的吊橋合二為一便能起到貫通兩座城池的交通作用。令狐潮一開始不允許釋放吊橋為的就是防止敵人透過吊橋進入東城,至少自己保不住西城還能佔據東城同敵軍對峙。可惜的是令狐潮自己都沒有料到西城的戰鬥竟然結束的這麼快,還沒等他將軍隊完全調動起來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頹勢。
三萬人的軍隊按理說也不是小數了,可惜的是沒有英明的指揮官,再多的人也不過是烏合之眾,反而被區區一萬多人的靖義軍追著打。
到了這個時候令狐潮還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說,當吊橋的鎖鏈被拉動,吊橋在自己眼前緩緩釋放的時候,令狐潮的內心是緊張和激動的。緊張是因為他擔心敵軍追上來,激動是因為至少自己還是能夠活下來的。
這座吊橋也是大梁的工匠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的,兩側的橋面同時放下之後,埠連線的位置除了能依稀看見一條窄窄的縫之外便根本看不出這座橋是分為兩個部分的。吊橋的基座都是依靠著足足有一名成年男子腰粗細的鎖鏈牽引著保持平衡,為了增加橋面的穩定性,工匠們還在橋身上纏繞了有成人手臂粗細的鐵索同時和那些鎖鏈相互連線。
牽機衛的將士們拼了命的追趕,在最前頭的陸翔和段朗已經能看見令狐潮的背影了,他們同時也見證了這座吊橋被釋放的瞬間。吊橋的橋面真的是寬闊,至少在段朗看來就和歌謠裡唱的“通天大道”差不多,橋面寬得能同時容納十名將士並肩透過。
若不是在戰鬥時候,段朗真的想好好欣賞一下這壯麗的人工景色,甚至都想上到橋面上來回走上一遭了。令狐潮一腳踏上了橋面,他開始朝著對岸的東城奔跑,在他的身後跟著為數不多的將士,他們作為敗退下來的殘兵眼下也就只能求一個活命,至少在對岸的東城都是自己的軍隊,一旦抵達對岸他們就能保住性命了。
就在這時寒刀衛追上來了,他們奔跑的也是相當賣力,除了張涵山之外,剩下的人幾乎都開始氣喘吁吁的了,畢竟從傍晚開始到現在幾個時辰之內寒刀衛的將士們就沒有停下來哪怕是一刻的時間。宣韶寧盡力的跟上張涵山的腳步,對於這名統帥,宣韶寧心裡的疑問就更大了。
“韶寧!”
張涵山扭頭朝著宣韶寧喊道:“我們必須追上令狐潮,我們一定要上吊橋!”
沒等宣韶寧點頭,張涵山腳步更加急促的擺動起來,一下子就和宣韶寧拉開了距離。宣韶寧終於可以感嘆一聲了“張涵山究竟是什麼人啊?”
陸翔帶頭追上了下唐殘軍的尾部,揮舞著長槍就開始廝殺,段朗助跑了好一陣之後憑藉著鎧甲上的翅膀,凌空一躍跳到了吊橋的基座上,一躍而成為靖義軍中第一個踏上吊橋的人。
眼看著令狐潮就在自己身前不遠處,段朗雄心勃勃要生擒之。段朗身處於吊橋的邊緣,自身的安慰都暫時難以保證,這一切都看在了後頭感到的宣韶寧的眼裡。
不好,太危險了!宣韶寧已經意識到段朗處境的危險,於是他只好脫下了已經戰死的一名牽機衛將士的鎧甲穿在自己的身上,對陣亡將士道一聲感謝之後也學著牽機衛們的動作依靠這麼一對翅膀實現更遠距離的滑行。可惜的是宣韶寧畢竟沒有經過牽機衛的專門的訓練,這一躍在空中的時候沒能把握好撐開翅膀的時間,導致沒能在預想地點著陸。
這要是沒追上令狐潮還則罷了,可宣韶寧這一次是撐開翅膀太早使得整個人朝著更遠處飛過去了,這一段距離可是要命的距離。段朗剛剛將一名下唐兵給踢下吊橋抬頭就看見宣韶寧從自己頭頂飛過去了,直截了當的降落在了吊橋之上。
在落地的時候宣韶寧同樣沒能把握好力道,整個人直接趴在了一名下唐軍的身上,將這人壓倒在地,那一對翅膀沒能及時收回撞在橋面上徹底報廢。
沒等宣韶寧起身,他身後的那些下唐軍已經亮出了屠刀,於是他只能一個前滾翻避開,順勢就抽出鈞烏對戰。這些下唐軍人本打算逃到對岸,沒曾想從天而降這麼一個敵人阻斷了自己的退路,這怎麼能善罷甘休,必須直接幹翻了啊!
原本跟在令狐潮身後的這些將士們可是殺紅眼了,之前一直被這些梁人追著打,現在這多人面對一個還能有不勝的道理?於是一群下唐兵開始朝著宣韶寧攻擊,雙拳都難敵四手,何況是幾十手?宣韶寧別說是殺敵了,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就已經很難得了,他只能是且戰且退,確切的說是戰鬥都做不到了,只能是不斷的後退。
吊橋上發生的這一幕幾乎印在了所有人的眼裡,那些急於透過吊橋逃命的下唐敗軍怒火中燒,想要快點解決宣韶寧;被堵在吊橋口上的靖義軍想要上前幫忙,無奈同下唐軍廝殺一片,根本越不過這堵人牆;東城城頭上的下唐軍想要幫忙,但是他們不能使用安全係數最高的羽箭,只能是派人透過吊橋予以增援。
“這小子逞英雄習慣了連自己的命都不在乎了!”張涵山已經看見從東城吊橋上出來的下唐軍了,一旦他們抵達吊橋中間,宣韶寧就是連後退都沒有機會了,到了那時留給他的只能是兩條路:被人殺死在吊橋上或是主動選擇跳橋。
張涵山拉過一名牽機衛將士粗魯的命令道:“把你的鎧甲脫給我!”陸翔見到了張涵山的舉動,想要上前勸阻,結果張涵山爽快的換上鎧甲拉著陸翔說道:“你來的正好!我一個人恐怕還是力不能支,有你在就好多了!至少要死咱們哥倆還能在黃泉路上作伴!”
說完拉扯陸翔也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選擇一個高點兩人一同躍下。見到這一幕的紀問寒喊道:“指揮使,你們千萬小心啊!”
聽到紀問寒的喊聲,已經處於吊橋邊緣的段朗再次抬頭去看天上,好傢伙這一次是倆人,張涵山和陸翔一起憑藉著翅膀滑行到了吊橋上。
宣韶寧已經退到了吊橋的中間,他已經聽見身後傳來的跑步聲了,不用說,一定是下唐的援軍到了,本以為自己此戰是要光榮犧牲了,卻見兩個人從空中降落下來。
有了陸翔的協助,張涵山的落地可是比宣韶寧強多了,兩人的落點也算是精準,正好處於宣韶寧以及幾名下唐軍的中間。沒等完全落地,張涵山的鏟子就直接飛出剷掉了兩名下唐軍的首級,接著就地一滾接住鏟子再次丟擲,可是這一次他的目標竟然是宣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