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甲軍出動的那日,赤尾軍已經到達安州城。沈詠年率領左銜衛、左武衛共計六萬大軍,駐紮在了安州城內,早在出發之前他就接到了豫王親筆書信,信中詳細說明了此次安州保衛戰的戰略要點,沈詠年深以為然,抵達安州之後,即刻吩咐兩路大軍分別鎮守安州城的東門和西門,安州刺史全冠基則集中兩萬兵力駐守在南門。
安州是距離金昌城最近的一座城池,東南長十五里,南北寬十里,城內按照九宮格形制建造,方塊和方塊之間整齊有序,城內除了兩萬府兵之外,還有三萬百姓。安州北城門外是從攀隆脊發源的洮水,洮水的水量按照不同的時節漲落不同,正是這洮水滋養了安州城外的一片百里沃野,糧食產量不僅足夠安州城食用,還能每年運輸至黎陽倉,是東南三鎮的糧食來源地之一。攀隆脊則是隔斷安州和金昌城的一座山脈,山勢並不高,山上林木蔥鬱,除此之外,安州城同東南三鎮之間便再無阻隔。
年過不惑的沈詠年全身的鎧甲隨著他快步走動發出了輕微的金屬碰撞聲,黝黑的膚色和依舊壯碩的身形無不在告訴世人,他寶刀未老。去年的滅胡之戰中,赤尾軍表現優異,可是那時的節度權在豫王手中,他自身並未在戰場上廝殺,雖然梁帝也予以重重的獎賞,可沈詠年心中還是有些膈應,他享受靠自己真刀真槍奪下來的軍功。
另一方面,當沈詠年接到戰報——右銜衛全軍覆沒的時候,他已經怒不可遏,赤尾軍作為四軍中人數最少的一軍,麾下本就只有四衛,如今還不明不白的折損了一衛,沈詠年對下唐軍的恨意已經徹底點燃了他和所有赤尾軍將士的熱血,在收到梁帝的軍令之後絲毫不耽擱,以最快的行軍速度趕到了安州城,此刻他必須立刻見到安州刺史,商量迎戰事宜。
“全大人!”沈詠年對著已經站在府邸門口張望的中年人遙遙敬了個軍禮。雖說是中年人,全冠基實際年紀不過是堪堪三十出頭,可是被霜點染的青絲,額頭、眼角的皺紋,乾燥粗糙的面板和嘴唇實在讓人難以和實際年齡聯絡起來。
“沈將軍,您總算來了!”全冠基身著灰色長袍,袍子上沾染了些許骯髒,他伸出的雙手握起來像是乾枯的樹皮。“沈將軍,年節的第三天我便接到了澹臺將軍送來的加急戰報,事發突然,實在是想不到東南三鎮在短短三日的時間就失去其二啊!更沒想到的是,下唐軍在隔日便開始對安州發動了進攻,雖然被我們擊退,可看得出那些不過是先頭部隊,只是來探查虛實的,這大部隊就在後面了啊!”
全冠基緊張的敘述著戰況,沈詠年都能感受到來自他的唾沫星子,他只好一邊將頭微微後仰,一邊安慰道:“全大人果然是恪盡職守,能堅守城池已經實屬不易了,我已經率六萬赤尾軍前來駐防了,而且豫王殿下的玄甲軍也已經出動,不出兩日便能抵達,大人可放心,有我們兩軍在,定然保安州不失!”
“好,好,好”全冠基一直緊繃著的臉終於稍許放鬆下來“沈將軍,安州城池算是堅固,可是問題在於之前的糧草大多都送至黎陽倉,城內的糧倉所儲存的糧食並不多......”
沈詠年打住了全冠基的話茬說道:“這點大人儘可放心,城內糧草只要能夠百姓就行,我赤尾軍和豫王殿下的玄甲軍歷來都是自帶軍需,況且我們也絕不會讓下唐人在我梁朝土地上踐踏太久!”
全冠基感激的提起衣襟就想要下跪,嚇得沈詠年急忙攙扶起來,驚問道:“全大人何需如此?”
“下官代全安州的百姓感謝沈大人啊,感謝豫王殿下!”不管沈詠年的攙扶,依舊要強行下跪,這可難不倒沈詠年,他畢竟軍人出身,力道哪裡是文弱書生可比,他一使勁將全冠基如抓小雞一般提起,正色道:“保家安民乃是沈某和赤尾軍的職責所在,緊要關頭就是要做好城防,還請全大人切勿在些許虛禮上耗費時間了!”
也許是被沈詠年給一語點醒了,全冠基終於重新撿起了自己作為安州刺史的身份,他整整衣冠,說道:“按照沈將軍的書信要求,下官已經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南門,他們是安州全部的軍力了,可他們畢竟是府兵,論戰鬥力是不能和赤尾軍相提並論的,不知為何將軍要他們鎮守正面迎敵的南門?”
“下唐說是傾國來戰,那麼正面迎敵的南門會是受到攻擊最為密集的地方,安州城城牆堅固,只要府兵能抵擋住下唐的進攻即可,赤尾軍將在東、西兩門開門迎敵,兩面夾擊下唐軍”,沈詠年將赤尾軍的作戰計劃粗粗透露給了全冠基,但是他沒說的是玄甲軍的安排。
此刻豫王正率領十萬玄甲軍從漠北朝安州城趕來,從漠北到安州走的路線恰好和赤尾軍的路線相反,他們沿著洮水的下游溯水而上,在抵達安州城之前將會先到達攀龍脊。在抵達攀龍脊之前,豫王就已經做了安排:鏽螯衛和寒刀衛在抵達攀龍脊之後便不再前進,馬接銜,人休息,不準埋鍋造飯,只能吃隨身攜帶的乾糧;金甲衛和屯連衛則隨同豫王繼續趕往安州城。
大雪停止三日之後,隨著氣溫的漸漸升高,原本覆蓋在地面上的積雪也在消融,就在梁朝年節的第六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赤尾軍剛剛抵達安州城不足一日的日子,下唐大軍逼近了安州城外五十里處。
下唐將領可不是有勇無謀的樊曳,而是素有“妖將”之稱的巫矻獲,之所以有這稱謂,一來是因為他從來只以面具示人,且面具全部都是妖邪無狀的鬼魅模樣,從來沒有活人見過他的真面目;二來是因為他用兵從不講究兵法,來去也如鬼魅一般,令對手防不勝防。
此刻的巫矻獲身穿的一件紫色的盔甲,在陽光下顯得陰氣森森,而臉上的面具是下唐民間傳說中專吃人心的惡鬼——噬心魔的樣子,青色的臉色上刻畫的是森然的獠牙和銅鈴般圓瞪的血紅的雙眼,只看一眼便讓人心生恐懼。
之前小股先頭的騷擾只是開胃小菜,現在安州城面對的才是真正的對手。巫矻獲身後是下唐最為精良的七萬騎兵,個個都是馬背上的好手,除此之外還有一支特別的部隊,這些人推動的都是攻城利器:撞木、炮石、衝杆。
當下唐部隊距離安州城僅僅二十里的時候,站在城頭的全冠基已經能看到下唐軍中揮舞的黑色九頭蛟蛇的大纛旗,而城頭守軍看到的則是下唐軍手中森然的刀光。安州城牆堅固,可城牆並不高,有了東南三鎮的保護,百年來基本沒有發生過大型的戰役,安州百姓都已經習慣了被保護的生活,因而對於城牆的壘高也是一拖再拖,直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