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如果這只是能力有限的話,那麼其他人算什麼?
劉主任苦笑一下,默默地說道:“你們兩人的這次發現,對材料學發展起到了重要意義,也對我產生了重要啟發,有時候利用粒子的效能,就能做到改變材料內部結構。”
“徐茫!”
“啊?”
“我發現你真是材料學的領路者。”劉主任說道:“先是研發了改變材料學實驗體系的資料庫,然後又提出電子質子協同理論,下一步你打算做什麼?”
的確,
徐茫的出現改變了材料學的很多觀念,就拿這個資料庫來言,這次的發現離不開資料庫和智慧合成軟體,在藉助資料庫的智慧合成後,以此基礎發現電子質子協同理論。
徐茫幾乎在這塊領域中,達到了很多人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當然,
目前這些都是理論,而理論的最終目的就是化為技術。
但劉主任經過仔細審查徐茫的資料,以及對他提出的理論作出分析,基本可以確定行得通,只是...這個辦法存在一些不小的瑕疵,比如...如何控制二氧化釩的氫原子注入?
傳統藉助高溫、高壓裝置,能夠控制二氧化釩內注入想要的氫原子數量,而徐茫的辦法不行。
然而這個問題,
楊小曼早就提了出來。
對此,
兩人才對低功函式金屬做了大量的實驗,收集大量的資料,基於資料下,透過減少或者增加低功函式金屬的量,以此達到控制摻入氫原子數量。
可是...科學永遠需要嚴謹的態度去對待,在電子質子協同理論基礎上,尋找可控性是目前的研究方向。
“徐茫?”
“能不能告訴我,你是怎麼發現這個的?”劉主任好奇地問道。
“啊?”
“這個...有點尷尬。”徐茫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此時的他偷偷瞥了一眼身邊的小曼。
“劉主任。”
“您是不知道這個傢伙的皮。”楊小曼微笑地拿出一塊被徐茫玩壞的廢棄材料:“他用鐵鑷子夾著這塊廢棄材料,直接往酸溶液裡泡,然後就泡出了電子質子協同理論。”
這...
沒有開玩笑的吧?
皮能皮出這樣的事情?
科學皮?
劉主任很無奈,但更多是欣慰,從日常生活中找到科學原理,徐茫實在不簡單。
“明天我讓實驗小組,用你們的辦法進行實驗。”劉主任說道:“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對了...回去之後你們兩人準備一下相關的學術論文,發表在一些重要期刊上。”
“名字...”
“就寫你和楊小曼,其他任何人,包括我在內,都不要加進去!”劉主任嚴肅地說道:“如果可以...順便寫個復大學校。”
“哦...”徐茫點點頭。
隨後,
徐茫和楊小曼帶著相關複製出來的資料,離開了實驗。
由於實體的實驗並沒有進行,導致目前任務無法完成,但徐茫對此根本不擔心,他現在滿腦子都是發表期刊的問題。
期刊...
發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