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因為不同原因,同樣淪為孤獨的靈魂,相遇,相識,再到相。
一切都是偶爾造成的,但一切又是必然會有的。
比古清十郎久久沉默。
往昔是他懷念幕末,是因為飛天御劍流曾在那時有過一段輝煌的歲月。
但他從來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
倘若真正置於那個時代,真正的飛天御劍流又會如何行事呢?
這個答案,比古清十郎以前不是很清楚。
但如今,回想飛天御劍流的發展史,再結合這部由自己徒弟一首創作出來的作品,比古清十郎多多少少有些明白了。
飛天御劍流最後的輝煌就在幕末,在明治之前,民間盛極一時的飛天御劍流便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沒有留下任何蹤跡。
其後百年光,飛天御劍流起起落落,但總體上呈開始逐漸衰敗下去。
當時看到這段歷史的比古清十郎還在想,為何會發生什麼這樣的事?
現在看來,當時飛天御劍流的繼承人,在面對時代的浪潮,做出了猶如劇中比古清十郎一樣的選擇吧。
不同於執念要用手中之劍拯救世人的緋村劍心,飛天御劍流的繼承人看的很明白,退去地也很自然。
“已經病入膏肓了,時代如此,人心也是如此。”
先不論一把劍能在整個時代掀起多大的浪花,飛天御劍流的繼承人首先看到的,恐怕也和劇中的比古清十郎看到的世界一樣。
這種亂世,飛天御劍流的加入,不過只是淪為政客手上的一把利劍罷了。
就像《追憶篇》中表現的那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執念,且皆是有自己所持有的正義。
站在歷史的洪流之外,我們很清楚的就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選擇什麼。
可處亂世之中的人卻不知道。
飛天御劍流的繼承人並不清楚站在哪一方,才是正義的一方。
為了不使流派淪為殺人之劍,所以飛天御劍流退出了歷史的潮流。
比古清十郎很難說,這樣的做對或者不對。
不過,當看到劍心與巴的故事後,比古清十郎也清楚了一件事。
追憶亂世時刀劍的鋒芒,滾燙的鬥志,還不如放在當下,從‘殺人劍’變為‘活人劍’。
至少這樣的話,這世間的悲劇也就不會那麼多了。
“真慶幸啊,現在是個和平的時代。”
比古清十郎喃喃自語道:“劍客雖無需消失,但卻是該做出改變了,以往的執念,都該放下了…這個時候,要是有杯酒就好了。”
另一側,同為一名劍客的齋藤佐一默然無言。
回顧祖父的手冊,那個風雲詭譎的幕末時代,祖父的心願,既有為劍客的榮光,也有貫徹‘惡即斬’的信念。
他認為他所看見的邪惡就必將斬去,留給時代的一面,只需好的一面。
以至於後面,成為明治政府的警察後,他依然貫徹著自己所持有的信念,期待著和平時代的降臨。
“追憶僅是追憶,這個時代,尚且和平美好,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