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片從表現方式上可以是含蓄的,也可以是熱情的。
但《秒速五厘米》沒有選擇這些方式,而是在眾人陷入甜蜜的氛圍中時,在天空之中張開一張無形的巨網,以一種無聲的絕望逐漸將所有人包圍住。
當輕柔的鋼琴聲響起,明明應該會是一種很溫馨的氛圍。
但從明裡的獨白裡,眾人卻感覺到一陣心酸。
“啊,兩人這麼快就搬家了?”
“這也是現代社會的常態吧,父輩因為各種工作原因,讓子女轉校的情況也不再少數。”
“明裡和貴樹…不會就這樣分開了吧?”
“親愛的,不必擔心,這種片子,一般就是中間虐一點,兩人現在既然還保持著書信聯絡,那麼到最後肯定是會在一起吧。”
在一對情侶的討論聲,劇情緩緩推進。
當看到貴樹選擇在轉校前去找明裡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露出了笑容。
你看,這不是來了。
明裡和貴樹,是不可能會分開的。
只有一部分人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貴樹,也轉校了,而且是去鹿兒島。
那是日本最南端的地方,轉到哪裡的話,兩人又該如何見面呢?
不過,這些人還是繼續關注著劇情接下來的發展。
從東京到栃木巖舟這段戲可以說是讓所有人心都糾成了一團。
“你看看,所以說,我才會如此討厭下雪天嘛。”
“到底還能不能見面啊,都耽誤了兩個小時了!”
觀眾的心情是惆悵的。
特別是看到貴樹孤零零一個人坐在列車裡的時候,有些觀眾好幾次都跟著流出淚來。
影評人也不得不感嘆衛宮的手法高超,想法也很獨特。
這種大篇幅的獨白簡直恰到好處,太容易引起觀眾情緒的共鳴了。
當然,這也和遠野貴樹極其出色的表演脫不開關係。
那種表現力,好像人物直接透過銀幕,走進了每一個觀看者的心房。
“鬼才監督和已經完全入戲的演員搭配起來,再加上原本就已經出神入化的作曲能力,人物,環境,背景音樂,三者完美結合,把這個片段展現地淋漓盡致,簡直是太妙了!”
儘管影評人對這段戲的表現方式評價很高,但從劇情上,並沒有打出一個特別高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