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丫啊,聽話。你要是有什麼三長兩短,讓娘以後見了你爹交代?”
江秋娘紅著眼眶,這娃一定是苦頭吃太多了,為了吃上一口肉,居然敢冒這麼的危險。
儘管寶珠在其他人眼裡,力大無窮,天生神力,可她在她這個當孃的眼裡,只是個五歲大的娃呀。
“我爹活了?”
寶珠嚇得從床上坐直,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往外邊看去。
瞅了半響才道:“娘,我爹都死了,鬼魂也沒見回來瞧瞧咱們呀,估摸著早就喝了孟婆湯,過了奈河橋投胎去了。”
摸摸鼓鼓的小肚子,打了個飽嗝,這一吃飽就想睡,大眼睛一張一合的,連連打哈欠。
“孃親長命百歲,不會像俺爹短命的。以後少說這些見我阿爹的話,大晚上見鬼多滲人啊。”
次日,天還沒亮的時候,江秋娘就把寶珠和明珠幾個喊醒了。
按照姜家村的風俗,請了風水先生算好時辰,太陽初升的時候開灶最好了。
首先由村長起了個頭,點火之後,炮竹聲響起。
伴隨著鞭炮聲,廚房裡的明珠和江秋娘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
穀子在鍋裡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白色的米粒成了米花,濃郁的米香味出來了。
洗乾淨新買的鐵鍋後,才把大骨頭放入鐵鍋裡熬煮,切好大白蘿蔔,等湯熬出濃稠的湯汁後再把白蘿蔔放進去。
很快大骨頭湯香甜可口。
鍋裡熬著湯,另外一邊被喊來一塊幫忙的還有何穩娘這些村裡跟江秋娘一般大的小婦人,何穩娘手腳十分利索,跟江秋娘花了大半個時辰,總管把三百個包子包好。
豬肉和大白菜攪合在一塊,把包子塞鼓鼓囊囊的,又白又大又圓。
這住新房對姜家村來說是頭等大事,比成親還要大的事兒。
按照規矩和習慣,是要擺上一天席面。
早上和晚上主要是招待來幫忙的親戚,中午是孃家和村裡的人。
江秋娘孃家沒人,所以中午來的都是村裡人。
早上吃大骨頭湯配上大白饅頭,這樣的伙食,讓人都忍不住誇一句,江秋娘是個會來事的。
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幾乎每家每戶都緊巴巴的,留著幾分錢和幾口肉過年壓壓桌。
這下好了,因為寶珠這小丫頭,在山上白得了一隻野豬,要說今年誰家過的油水最足,那鐵定是江秋娘一家沒跑了。
人人都說,孤兒寡母的日子不好過,瞧著江秋娘帶著三個孩子的架勢,簡直比家裡有男人的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