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的傳承難道只是運用文字的術法?而非其思想的內涵?
修道德守禮法,這才是傳承,若無此立身,即便文章辭藻再華麗,又算什麼文人?”
那王司業大聲附議:“不錯,駙馬爺此言不虛,我們學的是聖賢的思想跟兼濟天下的大宏願,而不是舞文弄墨的旁枝末節。”
這話說到了實處,沒人反駁,也沒人敢站出來公然反駁,甚至還有人不自覺跟著附議的。
有人站出來問道:“那依照駙馬爺的意思是?該怎麼定論那個孩子,該怎麼處置?僅憑你一家之言就揭過此事?
先不說我們在場的答不答應,恐怕長安城的百姓都不會接受吧?”
這時那王司業站了出來朗聲道:“諸位,我們都是讀書人,觀人心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看起字看其文。
我把那名考生的答卷從閱卷官那裡帶了過來,請陛下審閱定奪,另外下官還有一件喜事要上報。”
喜事???眾人不解,這是什麼檔口,喜從何來?
李二好奇的追問道:“愛卿道來,何喜之有?”
“下官剛從主閱卷官孔祭酒那裡借閱試卷的時候,他老人家讓我代為轉呈這個錦盒,並讓我稟告陛下,今年長安一地初試考生之中,出了好幾個答卷滿分的考生。
臣恭喜陛下,我大唐再添英才。”
滿分?真的?速速將錦盒呈上!李二下令道,內侍老高疾步上來接過。
有人好奇問道:“王司業,你不是說那考生狄迪的試卷也帶來了嗎?讓我們看看,看那考生到底是真意外,還是假做戲?”
王司業指了指上面道:“狄迪的考卷也在錦盒之中,他也是答卷滿分其中之一,而且孔祭酒對他評價頗高!”
什麼??
所有人當場驚呆。
李二有些激動的拿起一張張答卷,耐心的快速瀏覽翻看,不時能聽到他拍案叫好的聲音。
過了許久,大家都麻木了,李二回過神來欣慰的說道:“大唐開國這麼多年了,科考舉行過多次,也有過初試複試之分,即便是初試的試題稍微簡單一些,但要說這滿分,恐怕一年也不出一個。
今年竟然一下子出了這麼多個?老天眷顧,得天之幸啊!”
“天佑大唐,大唐萬年!”不少人大聲喊著。
李二抽出了小萱萱那張,笑著讓人遞過去傳看,他並不做評價,因為他想看看這些人吃癟的表情。
果然,一刻鐘後,議政殿裡面安靜了下來,沒有一個人說話,只剩下這些一個個急促而沉重的呼吸聲。
杜少清笑著問道:“諸位,不知這孩子文采德行如何?”
眾人低頭不語,不知是誰帶了個頭,朝著李二恭敬行禮:“陛下,我等知錯了,先前誤會了這孩子,願意受罰。”
隨後又對杜少清出言道歉。
李二揮了揮手說道:“罷了,諸位都是我大唐棟樑,一個誤會而已,何須介懷。
朕以為,像狄迪跟狄仁傑這樣的孩子,雖然年幼,卻有如此才能,有道是奇人奇行,我們勢必不能以尋常眼光待之。
諸卿,以後考慮事情,最好還是不要偏聽偏信妄下決斷的好,聽說你們這番舉動嚇到了狄迪那孩子,是不是該去看望一番道個歉安慰一下?”
“陛下聖明,我等這就去準備禮物登門道歉。”
杜少清強忍著笑意,心說老岳父李二還真不錯,這是替外孫女出氣趁火打劫呢。
就在朝堂上的議論有了結論的時候,內侍老高接到了一名手下的急報,隨後連忙走到李二身邊耳語一陣,李二的笑容立馬僵在了臉上。
眼神怪異的看向了女婿杜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