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當年陛下有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今時今日方知,此言比先賢的民貴君輕社稷次之,更讓人警醒。”
侯君集點頭應道:“是啊,平常我們以為十萬百姓抵不了三萬大軍,可在這災荒之年,人吃人的時節,十萬百姓可當二十萬猛虎啊!
還是魏相高明,力阻我等開殺戒鎮壓災民,要不然非惹出大禍不可。”
一旁養傷的尉遲恭道:“那是,從躺下那一刻某家就知道,這次栽的不冤。”
幾人聊了幾句,魏徵朗聲道:“好了,現在少林寺被除去,幕後黑手的危機暫時算是解除了,當務之急首在救災養民。
真要是讓百姓活不下去,他們可是敢想衝擊少林寺一樣,衝擊各大城池的。
再堅持最多一個月,預計南方第一批糧食就要到位了。”
兩天之後,張亮帶隊回來了,可隊伍裡面卻不見薛仁貴跟狄仁傑,魏徵不解,詢問了一番,因為他新收的弟子王玄策每天都來追問好友狄懷英的下落。
張亮解釋了一番,魏徵點頭道:“這孩子才十歲,就要承受這麼複雜的壓力,難得啊,不過更難得的是他恩怨分明,受了人家的恩惠,為人家守靈回報一二,甚好!
且不管了,只要安全就行,讓長安的杜駙馬勞心吧。”
狄仁傑親手將自己的方丈師父、一日之師的靈光師叔、傳藝之恩的曇宗和尚,還有那三個護法老僧,給埋在了一處,並且誠心為他們守靈七日。
老方丈墳前,狄仁傑恭敬的磕了三個頭:“師父,徒兒要走了,少林寺的事情,雖然是自己招禍,但終歸是弟子點的火,不論少林寺虧欠世人多少,卻不曾虧欠弟子半分,所以弟子欠你們一次。
你我師徒不足一月,說不上什麼師徒之情,你也沒教我什麼東西,也許你這一生就像自己的法號一樣,靈雲和尚,一心凌雲直上,卻入了歧途,最終悔恨自戕。
弟子欠了少林的,不敢說答應諸位重建少林,但可以答應,少林佛法、武藝傳承不絕,無論各位在九泉之下是記恩記仇,也僅此而已了。
師父,諸位師長,弟子拜別!”
薛仁貴在一旁將一切看在眼裡,拉著狄仁傑的手安慰道:“別太愧疚了,佛門不是講因果,講善惡有報嗎?
他們因為貪婪惹來了殺身之禍,應了死劫,不管有沒有你,終究是難逃一死,能夠找到你出來留下傳承,算下來你不欠他們的,反倒是幫了他們。
而且神醫說你以後是要封侯拜相的人物,將來權傾天下,註定要走伸張正義為民做主的路,天下大義跟私人恩惠是要分開的。”
狄仁傑惋惜的點了點頭道:“謝謝薛大叔,我能想通這些,就是可惜他們就這麼沒了,一條條都是人命啊,說沒就沒了,而且寺中也不全是壞人,也有好人,一樣無辜身死。”
“呵呵,這個問題我解答不了,回去問你師父吧。”
二人找來一群幫手,運著少林寺尋來的所有書籍直接回長安了,沒有再拐洛陽,事情已了,少林寺被滅,隨著災民的四散,佛門和尚的醜事被傳遍天下,天下大譁,半月之後五臺山佛寺也被搗毀。
從此佛門算是失去了在大唐立足的根基,真正修佛的和尚也只能隱匿山中自我修行了,再想去百姓之中傳播教義,已經沒人聽了。
一個月後,南方大船一路運糧北上,直達北邊的黃河入海口,源源不斷的運糧船,讓河南道受災百姓看到了希望,災情很快得到了緩解。
這等效率,比前隋的大運河運糧都盛況空前,加上嶺南馮盎來信說,已經在蠻夷之地打下一塊地盤,將來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糧食補給北方,朝廷大喜,若不是有人攔著,李二都想直接給馮盎封王了。
河南道旱災馬上結束,在這期間河南尹出事被抓,佛門也完了,河南道的官員慢慢變得心緒不寧起來,誰都不是傻子,大旱災結束就是朝廷問責的時候,到時候還不是一一清算?
不過這些都是朝廷的事情了,自然有能人去料理,暫且不提,再說長安杜家,杜少清派出一個弟子就滅了佛門,可是大大的出了風頭。
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知道被誰給傳了出去,可能是有些嫉妒女婿的皇帝李二吧。
總之是為杜少清惹來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