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山海大神震驚不已,齊刷刷地目瞪著方慶隱,粗氣不喘,眼珠不轉。
過有半晌,夸父問道:“方先生,你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
“擺一座大陣。”方慶隱答道。
“擺一座大陣!”
“擺一座大陣?!”
八位大神腦海裡咕嘟嘟直冒問號,不知方慶隱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方慶隱淡定道:“正是,在下剛才已經想過,如果雙方出陣對殺,難保沒有性命之危,此前九鳳、犁靈、孟冀、相柳四位大神已經給了我們慘痛的教訓,因此在下準備擺下一座大陣來分勝負,不必傷害彼此性命,如此自然可以兩全其美。”
“切!”夸父翻白眼道,“便是方先生擺下一座大陣,也難保不被那宗布大神所破,到時還是兵戎相見,生死難料!”
“在下腦海裡已有此陣初形,但還需藉助天象地理方可成陣,只要各位大神齊心協力,共同防禦,就算宗布大神有十支素矰之威也難以攻破此陣。在宗布大神難以取勝之時,在下便出面與他和談,勸他回兵度朔山,如此雙方即可以完成此次山海劫數,又可以無有傷亡,而且雙方將士也都能免於戰火荼毒。”方慶隱說出心中的策略。
夸父心有所動道:“聽起來倒還是不錯,不知可行不可行。”
吳回連忙接話道:“不管可行不可行,我們聽方先生的,試一試也未嘗不可,反正我們大家也想不出來更好的辦法來。”
“對!我們不妨試一試!”旁邊祖狀贊和。
方慶隱凝然道:“僅憑在下一人之力固然萬萬不行,但如果諸位大神能夠與在下齊心協力,那就一定可行。”
“好!我們拿著引渡貼來這陰陽界應劫、早已是別無選擇了,方先生是主持此劫的主,且相信他一回,我共工贊成擺陣!”共工決意道。
“我吳回贊成擺陣!”
“我祖狀贊成擺陣!”
“我奢比也贊成擺陣!!”
“我承山也贊成擺陣!!!”
眾神想不出更好的兩全其美的辦法,在共工的提議下,遂紛紛贊成方慶隱擺陣拒敵。
方慶隱欣然道:“如此甚好,既然諸位大神都贊成這個辦法,那麼明日一大早就請諸位大神隨在下一起出關選址擺陣,在此之前還請諸位大神好好養足精神。今日會議就到此結束了,請諸位大神回去歇息吧。”
“諾!”
“諾!”
“諾……”
八位大神齊聲應諾,然後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地走出了帥殿。
方慶隱心有所思,並未退殿,獨自坐在帥案前,自懷裡取出一卷古書,就著檠燈的光亮,仔細地觀讀起來。
這卷古書正是《河圖》,乃是當年伏羲大帝在蘆鳴島時所賜,與《道藏》同為方慶隱的貼身寶貝之物。
在閒暇之時,他也經常取出《河圖》翻閱,儘管沒有專研《道藏》那麼嚴謹認真,但收穫也有不少,今日正是要藉助《河圖》的玄妙擺下大陣,來化解這場山海劫外之劫,即宗布大神之劫。
翌日凌晨,沙漏未至寅時,方慶隱便聚齊八路山海大神直出崇崤關,照正西界行來,原來他在打探后羿大營時就已留意此處,無盡的泥灰似的山脈正是擺陣的天然地理優勢。
出關五十餘里,山脈起伏,峽谷縱橫,徑往西界綿延而去。
方慶隱與八位山海大神遁駕昊光雲霧,在空中來回觀看山脈地理。
觀有片刻,方慶隱手指下界道:“大陣就擺在那裡了,那裡正是崇崤關關門的正面地帶,也是宗布大神進犯的必經之路。”
刑天以乳為眼,俯身細觀道:“方先生,那裡全是高山連綿,無有平地,如何擺陣?”
“正是!全是高山,無有平地,如何擺陣?!”夸父手搭涼棚道。
“毀山填谷,夷為平地,再擺大陣。”方慶隱胸有成竹道,“該留的山留著,該毀的山毀掉,該填的谷填平,想必諸位大神都有移山倒海之能,這點小事自不會難倒諸位大神。”
“當然!移山倒海乃是雕蟲小技,就請方先生下令吧:哪處山該留,我們便留著;哪處山該毀,我們便毀掉;哪處谷該填,我們便填平。”吳回作揖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