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用罷,酒宴撤去。
屠公吩咐府中丫鬟服侍燕靈沐浴安歇,他自己則去光州縣城一趟,一者聯絡銷售宣紙;一者為明日燕靈前往黎山打聽訊息。
燕靈好生感動,居然遇見如此好人,因此放鬆了警惕,沐浴之後,安然而歇。
果然一夜平安無事。
次日清晨,燕靈尚在睡夢之中,屠公已命丫鬟傳喚她起床。燕靈遂起床漱洗,來到客廳,與屠公見了面。
屠公將一位名喚老吳的肥胖商人介紹給了燕靈,正是這老吳準備送燕靈前往黎山。
燕靈大喜,同二人一起用過早餐,即刻啟程。
屠公將燕靈送出府邸,預祝一路順風。燕靈取出二兩銀子,以作車駕款待的酬謝之禮。屠公哈哈大笑拒絕,請燕靈登上了馬車,並命僕人送上一隻精緻的簞籃,裡面裝有水果蜜餞,以解行途飢渴。
燕靈正要推辭時,但聽馬鞭一聲脆響,四隻軲轆緩緩啟動,老吳已經驅駕著雙駕馬車馳入了五里松林道。
燕靈只好放好簞籃,再開啟後車窗來道別時,卻早已不見了豪華府邸,只見蒼山連綿,松林依依,濃濃的晨霧飄來蕩去。
車輪轆轆徑出了五里松林,眼前望不斷的水瘦山寒,耳畔聽不盡的冷風嗚呼。
二人一邊行路,一邊閒聊,燕靈這才知道老吳與屠公是老知交,此趟是回頭生意,正好採購些宣紙回去售賣,而老吳也知道了燕靈此去黎山的目的:既要修煉成仙,又要生育小寶。
閒聊多時,燕靈漸漸瞌睡來至,原來這長途行程最易叫人犯困,微微搖晃之中又昏昏睡著了。
不知好睡多久,燕靈醒將過來,便急掀開前車簾子,問道:“吳叔,離黎山還有多遠?”
“不遠了,離此還有兩百多里,看這天色也快晚了,前面不遠處有一座小鎮,我們今夜就在那裡過夜。”
“啊!這麼快啊!我一覺醒來就走了一千多里,現在只剩下兩百多里了!”燕靈高興道,“那吳叔——你就加把勁吧,我今夜就想趕到黎山。”
“不行啊姑娘,我這兩匹馬雖都是千里馬,日行千里也很正常,但此時千里已過,我這人也餓了,馬也乏了,還是在前面的小鎮住一夜吧,同時給這兩匹千里馬喂些草料。”
“兩百多里的路程很近的呢,眼睛一眨不就到了嘛?”
“兩百多里的路程說遠不遠,說近不近遠,可是到了這夜晚,黑燈瞎火的就不好趕路了啊。”
“吳叔求求你了,你就努一把力吧,我真的恨不得馬上就到了黎山哩。”
“好吧好吧……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那就連夜趕路吧。”老吳無可奈何,揚起馬鞭,清喝一聲,驅趕著兩匹健馬繼續趕路。
經過那座小鎮後,天色果然越來越暗,漸漸伸手不見五指。
老吳只好點亮一盞白紙燈籠,用長杆懸挑在兩匹馬的前方,照夜前行,偏在這時道路崎嶇蜿蜒,愈見難行,行了許久也沒有行出幾里地,畢竟那白紙燈籠照不了多遠哩。
燕靈在車內顛簸來顛簸去,渾身也不舒服,後悔沒有聽勸:在那小鎮上歇夜。
正在燕靈後悔時,忽聽見老吳喚道:“姑娘,前面山腳下有幾處農家燈火,我看這連夜趕路,不僅走得緩慢,而且也十分危險,不如先在前面山腳下的農家借住一夜,明日早起,再繼續趕路。”
“好吧,就聽吳叔的:果然這馬車在夜晚不好趕路,我們就到前面農家借住一夜吧。”燕靈開啟前車簾子,打眼看見前方不遠山腳下果有幾處農家燈火閃爍,遂就同意了老吳的建議。
老吳緩緩駕車前行片刻,轉入一條坑窪小道,再行過兩百來米,便來到了一戶農家籬笆篷門前。
但見籬笆牆內圍蓋著三五間茅茨,當中一間堂屋亮著昏紅的燈火,裡面不斷傳來人語聲,有男有女,有老有幼,只是隔得較遠,聽得不太清楚,但在無邊的黑夜裡,卻充滿了溫馨的人間煙火氣息。
這邊老吳跳下前轅落定後,燕靈也隨後下了馬車。她站在篷門外,藉著燈光朝裡張望,卻無意瞥見篷門上橫懸著一塊小木板,小木板上書寫著“華府”二字,不禁微微一愣,悵然若失。
那邊堂屋已然大門開啟,燈光影裡走出來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
那男孩隱約看見馬車和燈籠,回首朝堂屋裡叫喊道:“爺爺,你耳朵真靈,真的有人來了哩。”
“爺爺的耳朵當然靈。”堂屋內傳出一位老翁的說話聲,“老二啊,這大晚上的,一定是行人不方便前來借宿,你快去開啟門去,爺爺馬上就來。”
“誒!”男孩高興地跳下門檻,藉著淡微的燈光,快步朝篷門走來。
男孩的身後突然傳來嘈嘈雜雜的請求聲,有男有女,童音稚嫩,悅耳動聽:
“爺爺:我也要去!”
“爺爺:我也要去。”
“爺爺:我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