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北方的羅雲帝國,只有騎兵的機動效能夠與之形成鉗制,對其有一定的威懾力,這還是在兵力上有著數量的優勢的前提下。
除此以外能機動調動作戰的騎兵卻不多,不足萬餘騎騎兵,還不足衛若璋的四分之一。
據探報的訊息,若衛若璋控制的西北一旦發動起戰爭,一個月內,西北騎兵軍力可以再翻一番。
而戰騎的數量太少,陸凡這麼多年也不過在屬地收集萬餘匹,而組建的而其餘的莫不是透過各種渠道,將以前散落的軍騎再度收集回來再次組建的。
不過,在陸凡屬地的西方那一端,隔著山脈的另一端的大草原卻是有著無數的駿馬坐騎,那一片地域足有十餘州之大,即使比之陸凡的北域也不遜色,是陸凡覬覦已久的,若是能夠拿下那片飛地,就真的有與羽王分庭抗禮的資本了。
那片草原上的十餘個勢力中,只有四個大的勢力。
小勢力兵力數千騎到不足萬騎,大的勢力兵力也在三萬到四萬之間。
而最主要的這些勢力都是舊帝國以前分封的藩王,本來與帝國的聯絡就不太深,帝國強盛時他們就會安分,一旦有易變,他們便不再如以往那般,這也是帝國時常的煩擾。
以如今帝國的狀態,山脈那邊的大草原,本就有異心,但是他們的勢力卻又錯綜複雜,不能團結一致。
如今若要舉兵進攻,是鐵定不能落下什麼好處,但是若能分而治之便是有可乘之機。
所以廷議上有人提出這一建議,即可便得到很大一部分人的贊同。
為此暗地裡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潛伏到大草原尋找合適的人,誘之以重金!
一年後,陸凡領兵五萬,親自掛帥西征。足見的陸凡對這次西征的重視,柳炎玉瑛坐鎮北域的南方,陸離坐鎮北方,陸穎在討伐不歸順的小諸侯士紳,有經驗豐富的將軍掠陣,還有聖騎士和精靈兩大高手保護,她的安全問題倒是不用陸凡擔心。
進過前段時間的整治,整個東北的殺手組織,都在陸凡的掌控之下,而帝都滲透過來的殺手也難有作為,而老者掌控的新殺手組織,還專以獵殺帝國滲透過來的殺手為訓練和晉級。
這次的軍隊都是剛組建的,雖然是一支新軍,但是陸凡的手中已經有一個神秘武器,這也是陸凡此戰最大的依仗。
現如今北域在陸凡的經營下,已經漸漸地穩如鐵桶,這北域已經是陸氏一族的家天下了。
這些年來,雖然相對而言比較安穩,但是兵力卻是在逐年增加,只是為了應對可能來自各方的威脅。
十幾年前大商帝國的常備軍也不過百萬。
而現如今單單羽王便已經擁兵百萬,而陸凡坐鎮北方也已經擁兵近六十萬。
雖然北方原本就是軍事重鎮,以前也有數十萬大軍鎮守,但那時是以舉國之力養病,現如今卻是以北方諸域自給,雖然軍隊也墾荒自給,但是畢竟北方不像南方那般盛產糧食。
現今對於糧草的的供給也是萬分緊湊,這還是在豐年的光景中,若是到了災年,恐怕不用外敵,自己就得全線潰退。
現如今的帝國動盪不止,百廢待興,但是諸侯割據,整個帝國大大小小的勢力的兵力加在一起已經將近四百萬之餘,而這身後最苦的還是那百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陸凡這麼急於覬覦西北大草原,一是為了獲得馬匹從而期望能與羽王做到真正的分庭抗禮。
再者便是為了能夠接著將草原納入治下的戰爭,而轉移北方內部的矛盾,以戰養戰也未嘗不可。
最為主要的是,期望以此為契機將軍隊打造成更為精銳騎兵,以期望能夠以更少的兵力創造出更強的戰力。
這樣不論是裁減兵力或是開疆擴土都也有的選擇,而不是一旦有意外發生,只能被動地接受。
要將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是在北方君侯府中那些供奉們給出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