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矇矇亮,陸凡已經乘車前往朝中。
待到下午才乘車歸來,今天陸凡的心情異常沉重,因為就在昨日,又有一位君侯入獄,而就在當夜竟於獄中畏罪自盡。
牽涉之廣多達萬人,這是陸凡始料未及,這個大帝國再也經不起這般折騰,各地的哀怨此起彼伏,而時局卻更加的動盪。
這偌大的帝國隨時有可能分崩離析,而這一切全是藩鎮割據引發的。
原本陸凡的妥協,是聽信各方的所描繪的更加自由民主的統治,可是如今看來這一切是那麼的不切實際,隨之而來的卻是諸霸稱雄,使帝國的各方勢力相互吞併,即使同朝為官卻相互攻訐。
以至於如今的帝都人心惶惶,各處的力所弗及之處,山匪如雨後春筍,更甚者已經有反王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而尋求自立。
在大勢所趨之下,原本帝君的威信已然全失,而羽王原本的威望震懾力也漸漸的失去了,除了一個皇室後裔的名,卻沒有多剩下什麼。
畢竟人一旦有了權力,就漸漸地忘記了原本的初心。
皇室正統的名頭也漸漸地不再那麼神聖
當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然威望自下降,但是風頭一時間還是無人能及,畢竟龐大的南疆諸域還是掌握在羽王的麾下。
兩年前所封賞的君侯如今所剩無幾,明哲保身的道理,對於許多人或許直到死的那一刻,也不會明白。
當初一時間風頭無兩的‘飛將軍’寧蒗,如今已經已經被流放至北方的苦寒之地,更傳言已暴斃於半途之中。
陸凡猜測寧蒗可能被其家族,使用方法救了回去。
即使像寧蒗這樣有偌大的家族支援,捲入了政治的漩渦,最後也不得不慘淡收場。
而當初提出建一個民主,更為自由的國都這想法的便是寧蒗與華坤等大臣提出的,陸凡 戰軍只是為這一目標而共同努力,但如今寧蒗已經退出了這一舞臺,甚至差點賠上了性命使得陸凡對此失去了信心。
如今的朝堂之上的諍臣越來越少,有些元老看不慣當今的世道已經告老還鄉,而那些名將更是悽慘,機會沒有能夠安然告老還鄉的。
現在手握重兵的人,如今要不依舊屹立在朝堂之上,要不就是墳頭草已經經歷了四季枯榮。
每一個被扳倒的大臣,不管是好是壞,是忠是奸,參的奏本陸凡從來不在朝堂上發表意見。
戰軍看不慣朝堂之上各自的畏首畏尾。
早已經不再與華坤和陸凡往來。
不與朝臣來往過密,這也是陸凡在帝都行事的原則,所以陸凡道也樂得清閒。
雖然不能做到明哲保身,但是各人自掃門前雪還是能夠做到的。
但是沒有人知道陸凡為了那些人私下的幫助,如不是陸凡的努力,可能有許多忠臣早就向先帝報告了。而牽連的人可能要更多····
當初為了寧蒗的事,陸凡差點將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最後若不是寧蒗的家族出面可能即使陸凡將自己搭進去也無法將寧蒗救出。
從那時陸凡便知道了,這朝堂看似平靜,其是暗流湧動。
表面上光鮮的權臣,在這帝都一不小心,下一刻便有可能成了斧下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