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敗仗的三萬六千青壯士兵,紛紛從逃亡中反身追擊,馮銓帶領幾乎沒有多大損傷的主力部隊,迅速的分成六支部隊追擊,收攏敗兵。
追擊一直到後半夜,馮銓才在五十里外的一處村莊紮營,吩咐後方上來的民夫去打掃戰場。
然後派出信使給孔有性和鹿兒島,以及華夏軍報信。
第二天中午馮銓才收攏了所有部隊,將戰場打掃完,繼續朝著熊本縣城開拔。
後方四千新徵召的姑且稱之為民兵的青壯迅速同六千民夫將戰場物資運往鹿兒島縣城。
這場戰鬥,馮銓的炮兵死了三百人,大炮被擊毀二十八門,其中有六門是九磅炮,三門是十二磅炮,其他都是六磅炮和三磅炮。
主力四千兵馬死傷一百五十人,民兵死傷兩千人,青壯死傷一萬兩千人。
而殺死敵人兩萬六千人,有一萬三千人是農夫,俘虜敵人七萬兵馬,其中有四萬是農夫和附近的百姓,其餘的逃散了,但取得了大勝。
光火炮就繳獲了六十八門,當然這些火炮在馮銓眼裡都是廢鐵。
敵人的前裝燧發槍繳獲了一百杆,金改2火繩槍繳獲了一萬幹,金改1火繩槍繳獲了兩萬杆,其他的鳥槍,火銃,日本人稱之為鐵炮的火槍繳獲了兩萬八千杆,還有一大堆菜刀,長槍,大刀,就是更是多了。
糧草繳獲一萬多擔,聊勝於無吧,還不夠那些俘虜消耗呢。
大軍帶著俘虜到達熊本縣城時候,大炮加起來轟擊了幾下,哪裡的駐軍就逃散了。
馮銓下令大軍在熊本縣城休整一下。
把這次表現良好的民兵補充到正規部隊裡面,一下補充了三千兵馬,湊夠了七千兵馬,然後利用三天的功夫訓練他們同正規軍的配合。
七千兵馬,其中五千五百兵馬是正規軍,五百兵馬補充到炮兵裡面,一千兵馬負責押運糧草。
剩下的一萬六千經歷過戰火的青壯發給繳獲的金改二火繩槍,擴充為民兵部隊,分出兩千駐守縣城,三千分成五支分駐各地,並且掃蕩和搜捕逃散的農夫。
剩餘的一萬兩千兵馬,繼續跟隨大軍前進,發給金改1火繩槍。
馮銓帶著大軍朝著宮崎縣而去。
哪裡還有宮崎大名將軍的五千兵馬。
雙方在宮崎縣城打了一下午,然後宮崎大名將軍被俘,馮銓又俘虜了三千敵人計程車兵,一萬多敢於跟隨宮崎大名將軍反抗的農夫。
留下五千兵馬駐守和掃蕩宮崎縣城。
帶著一萬四千兵馬,加上徵召的一萬兵力,馮銓朝著前方而去。
去解救大分縣城。
哪裡的三萬青壯正在守衛兩座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