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李儒有些驚異,顯然他也不認為張燕能夠拒絕了董璜所提出的條件。
“看這封信!”
董卓將一封信交給了李儒。
李儒開啟一看,原來是張燕的回信。
張燕在信中先是吹捧了董卓一番,然後話鋒一轉,說所部都是各不統屬的義軍,且缺少糧草裝備,他想要勸說眾人出兵很難,請董卓再寬限些時日,並提供糧草武器的支援。
“他倒是敢想!”
李儒顯然看透了張燕的空手套白狼。
“如此一來,只怕呂奉先未必能夠拿得下上黨啊!”
李儒嘆了一口氣。
拿不下上黨就威脅不了冀州,這直接影響了董卓覆滅諸侯的大戰略。
“看來張燕麾下有能人啊。不過,他雖然不願意為我們火中取栗,但未必真的能夠忍得住奪取冀州的誘惑。我估計他可能是想等我們和劉表兩敗俱傷之後,伺機奪取冀州!”
李儒考慮了一下,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如果董璜在這裡的話,一定能夠猜出是張燕一方的戰爭代行者發揮了作用,李儒雖然不知道戰爭代行者這回事兒,但也把張燕的計劃猜得七七八八!
“不過,我更擔心的是,呂奉先會在攻擊上黨失利後,直接奪取幷州,索要幷州牧!”
李儒給出了一個更加惡劣的可能。
“不無可能!畢竟他本來就是幷州人,麾下也多是幷州兵。”
董卓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李儒的擔憂。
有了董璜的出彩,董卓對於呂布就沒了那麼大的需求,再加上董璜持之以恆的潑髒水,最終導致了董卓等人看呂布時自戴有色眼鏡,對他的評價很低!
“不過,幷州窮苦之地,又多匈奴等異族,給呂奉先也無妨,就讓他為我們抵擋異族,牽制冀州吧!”
董卓倒是看得很開。
有了董璜的戰略規劃,董卓對幷州的興趣不大,一心想要掃平諸侯,實際控制冀州、豫州、徐州、荊州這些膏腴之地。
“也只能如此了!”
李儒嘆了一口氣。
說到底,董卓軍還是兵力不足,政治根基淺薄,內部派系林立,要不然也不至於重用幷州軍出身的呂布。
“接下來,還是說一說遷都的事吧,我們還是要儘快遷都!”
董卓再次提起了遷都:“如今璜兒大勝,袁氏一族被滅,應該沒人敢反對遷都了吧!”
“這……”
李儒有些猶豫。
他對遷都沒什麼意見。